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健康知识饮食健康冬天进补有讲究

冬天进补有讲究

浏览次数: 485次| 发布日期:09-07 20:57:54 | 饮食健康
标签:饮食健康知识,饮食健康小常识,http://www.yf1234.com 冬天进补有讲究,
每年一到冬天,在大都市的餐饮酒店中,竞相推出的“进补药膳”的招牌菜,五花八门,争奇斗艳,什么羊肉当归火锅,枸杞人参炖乌鸡,附子狗肉煲,杜仲烩子公鸡,黄芪虫草煨老鸡,板栗爆牛鞭,桂元甲鱼汤等,应有尽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都市进补”风景线。
  
  盲目进补,补之不当反遭害
  
  身为公司部门经理的吴先生,一天同几位好友在餐馆聚会,老板很热情地推荐最新的特色菜“附子狗肉煲”,称其可以“温阳补肾,强身健体”。一直认为自己肾虚体弱的吴先生高兴地点了这道菜,朋友们也热情地让吴先生多吃了一些。然而,在酒足饭饱之后,吴先生突然感到一阵心慌胸闷,脉搏跳动时有不规则,朋友们急送医院才稳定了病情。
  毋庸置疑,药膳不仅是进补的好方式,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防病治病的好方法。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的药膳,是中医学中的精华,也是人们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但药膳的进补必须得当,补之不当会反遭其害。“附子狗肉煲”中的狗肉是热性温阳之品,附子则是一种大温大补壮阳之药,具有温肾壮阳、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作用,对于肾虚体寒、腰膝酸痛者,具有良好的进补治疗之功。
  但是,附子中含有乌头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对心脏节律产生副作用,对于阴虚阳亢的高血压、心脏病等病人则不宜食用,致使本来心脏不太好的吴先生诱发了心律不齐。另外,附子有一定的毒性,食用不当或过量,会导致中毒,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药膳进补,先识药性后进膳
  
  26岁的周小姐,患感冒后觉得头痛头昏,口干咽痛,全身酸痛不适,吃了几天的感冒药也没好,同事说某餐馆的芪参老鸡汤既可大补身体,又能防治感冒,于是,周小姐在老公的陪伴下来到餐馆,点了这道菜。老板热情地说:“这道菜是我们餐馆的招牌菜,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周小姐喝了不少的鸡汤,感冒的症状不仅未见好转,却又突然流起鼻血来了,用餐巾纸也没能堵住,到医院急诊进行治疗方止住了鼻血。
  运用药膳进补和防病治病,一定要牢记一条准则,就是在选择药膳之前,要先识药性,对症而用。滋补药膳是有一定针对性的,不能像普通菜肴那样,什么人都可以随便食用,更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随便怎么吃药膳都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否则,不识药性,选择不当,不但无法达到进补和治病的预期效果,还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从周小姐的感冒症状来看,她患的是风热感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热伤风”,而芪参老鸡汤是以黄芪、党参同老母鸡一起煨成的汤,其中黄芪、党参都是性温补气之药,老母鸡也是温补之品,对气虚体弱者有补益作用,对风寒感冒也有防治效果,但对于风热感冒则是既不对症,也无效,而且有“火上浇油”之弊,故而周小姐服食后,不仅感冒没治好,反而引起流鼻血。
  
  辨证因时,科学巧施药膳
  
  药膳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组成部分,是中医防病治病和强身健体的一大独特方法,数千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然而,有些人滥用药膳进补,常因服食后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害健康和生命。
  一要辨证施膳。中医学认为,无论是用药膳进补还是治病,必须先辨明寒热虚实,然后才能对症施膳。就虚证而言,有气血阴阳之分。如气虚者,可见神疲懒言、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症,可给予黄芪炖鸡或山药茯苓饼等;血虚者,可见面色淡白、头昏心悸、失眠梦多等症,可给予枸杞桂圆粥等;阴虚者,可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虚劳咳喘等症,可给予沙参虫草鸭或蜂蜜淡糖水等;阳虚者,可见畏寒怕冷、腰痛阳痿、夜尿频多等症,可给予苁蓉狗肉汤或杜仲腰花煲等补之。

[1] [2]  下一页


冬天进补有讲究

《冬天进补有讲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