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物业管理学习实务指南物业管理职业道德与服务规范

物业管理职业道德与服务规范

浏览次数: 595次| 发布日期:01-17 23:22:12 | 实务指南
标签:物业管理员培训,物业管理方案,什么是物业管理,http://www.yf1234.com 物业管理职业道德与服务规范,

  5.职业道德行为的培育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外在的具体表现,也是道德动机实现的手段。它包括符合道德的行为和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两大类。

  道德习惯是指一贯的、稳定的、自觉的道德行为。不是时时事事都要考虑再三才能作出行为的抉择,而是一种自然的,习以为常的符合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动,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行为。养成一定的职业道德习惯,是对人们职业道德行为更高、更深刻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归宿。

  (四)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增强职业工作者的道德素养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方面是自我调节作用。职业工作者在其从事的职业实践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职业生活,通过对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内省和自律,达到省察克己,自我完善的目的。例如,作为一个物业管理人员因为工作疏忽,造成有关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给业主生活带来不便,当其查觉到自己的过失后,他是会内省、自律的。这种不需要他人调节,就自发起作用的意识、情感、行为就是职业道德的自我调节作用的最好的体现和说明。另一方面,是他人调节,通过舆论力量的作用,唤起人们的道德责任,使人们从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职业良心中认识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形成对正义、高尚行为的崇仰和励行,对非正义、失职行为的憎恨和反对,把职业道德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2.具有调整职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的作用

  就是从本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使职业工作者尽职尽责,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之所需,解决群众之所急。如物业管理人员必须讲求职业道德,尽力设法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以维护公司的信誉和尊严。职业道德的贯彻如何直接影响该职业的生存与发展。哪种职业为社会、为服务对象服务得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同,哪种职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其发展就要受到制约。

  3.具有调整职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一定的职业生活就如同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社会上一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职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用职业道德来调节,要求职业内部的工作者,为了同一目标和正当利益和谐地劳动,即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彼此兼顾,以全局利益为重;同事之间要团结一致,平等互助,礼貌相待,有助于增进感情,减少矛盾,避免纠纷;上下级之间要互相理解和支持,防止内耗的产生,使一定职业生活呈现出整体的文明礼貌、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共同完成好一定职业所要履行的社会职责。

  二、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服务规范是物业管理人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房地产的发展,物业数量的不断扩大,物业管理服务规范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一)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

  物业管理作为专门从事房屋、设备、环境、安全、文明等方面管理的行业,它伴随着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直到今天,已成为与人人打交道,和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它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联系的广泛性。从全行业来说,各类建筑物星罗棋布,比比皆是,无论是工厂、商店、宾馆,还是住宅等,都需有物业管理,这种联系的广泛性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

  第二,服务群众的直接性。物业管理从表面上看是各类硬件的管理,实质上是直接面对业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管理人员既要向业主提供硬件服务,又要提供劳务活动,与服务对象发生物质联系的同时,产生着感情、语言、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物业管理职业道德与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