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培训时间
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一般为1~2个工作日。
二、确定是否认证
是否需要获取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如果企业决策层认为获取认证证书并不重要,而只是要主动、自觉地搞好质量管理,可按ISO9004-1和ISO9004-2标准为指导建立和实施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如果认为应首先获取认证证书,则一般选择ISO9002建立质量体系。
三、确定要认证的范围
物业管理企业如果管理着多种物业或多个项目,决策层应确定需要认证的物业项目及其服务。
四、选择质量保证模式
物业管理服务一般不承担设计、制造方面的任务,因此根据已成功取得认证的物业管理企业(公司)的经验,物业管理一般选用“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作为建立企业质量体系和申请认证的标准依据。
五、任命质量管理者代表
ISO9002标准要求:“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在自己的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为管理者代表,不论其在其他方面职责如何,应明确权限,以便:
(1)确保按本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
(2)向供方管理者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质量体系改进的基础。
此外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还可包括就供方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络工作。”
六、成立质量工作组织
1)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使贯标工作能顺利地进行,一般来说,小组组长应由决策层最高管理者担任,副组长可由管理者代表担任,主要领导都应参与。
2)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
(1)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
(2)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
(3)按职能部门进行质量职能的分解。
3)成立专门工作组,解决资源及其他重大问题
建议专门工作组由管理者代表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都有人员参与,并有一定的专职人员和骨干力量。
4)专门工作组的任务
(1)负责实施ISO9000的组织协调,负责文件编写的工作和组织工作;
(2)作为实施ISO9000的一个办事核心,负责具体推动实施工作;
(3)作为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执行机构。
七、制订工作方针和目标
要求是:
(1)方向明确、政策有力;
(2)认真负责、相对稳定:
(3)先进合理、可行可信;
(4)精选词语、言简意赅;
(5)与企业总方针相协调;
(6)应包含质量目标;
(7)结合物业管理的特点;
(8)确保各级人员都能理解并坚持执行。
八、进行质量体系诊断
1)诊断的依据
(1)所选择的适用质量体系标准;
(2)物业管理合同;
(3)公司的基本制度、规定和规程;
(4)物业管理条例;
(5)其他有关法规、规章。
2)实施诊断的人员
实施诊断的人员可以是公司聘请的咨询人员,也可以是公司内部人员(如内部质量审核员)。
3)诊断的目的
(1)找出现有质量体系与标准之间的差距;
(2)找出形成这些差距的原因。
九、质量体系设计
(1)分析、识别物业管理服务过程。物业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过程来完成的,一般应包括如下活动过程: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物业验收接管,入伙,供电、供水,装修控制,收费,绿化管理,道路管理,清洁卫生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停车管理,值班,电梯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维修,访问业主/住户,处理业主违章事件等。
(2)调整组织结构。
(3)配备资源和人员。
(4)划清各职能部门、各岗位职责和权限。
(5)按系统性、科学性、协调性、法规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要求确定质量体系文件结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物业管理质量认证-行业性质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