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3)具体现状
①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②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可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必须采取节能措施。
③我国在能源上的供需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④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这会进一步加深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影响可持续发展。
2.重大意义(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
②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③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④有利于防止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⑤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⑥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⑦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⑨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⑩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措施
总的指导思想:坚持
09年高考政治经济学考前终极总结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09年高考政治经济学考前终极总结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国家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快完善市场体系。
②加强宏观调控:
A.进行经济调节,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制保障。
B.加强市场监督,加强环境立法,加大环境监测执法力度。
C.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③在全社会倡导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提高公民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
(2)企业
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②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加强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高技术产业。
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消费者个人
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
②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④做一个保护环境节能降耗的义务宣传员。
节能减排呼唤全民行动,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事例:
出行骑自行车,乘坐地铁、公交车;随手关灯和水龙头;科学控制空调的温度;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产品、办公设备、家庭装修材料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学考前终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