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创没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www.yf1234.com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内容见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合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