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药 教案示例二

语文教案-药 教案示例二

浏览次数: 131次| 发布日期:09-07 18:57:56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语文教案-药 教案示例二,

  “夏瑜”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是一位勇敢的革命战士,他有一定的觉悟及政治理想,他知道“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有革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关在牢里,还劝牢头造反。”作者对这个革命战士予以肯定,没有丝毫的批判。作者写夏瑜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怎样对待革命和革命者,以此来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从“华老栓”到“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华大妈”、“夏四奶奶”,组成一组群像:人民群众长期处在封建统治重压下,变得愚昧麻木,对革命毫无知觉。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过分责怪群众。但毕竟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作品向人民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一个侧面,关于这一点,鲁迅先生意识是很清楚的,且看先生的活:

  “我们中国本不是发生新主义的地方,也没有容纳新主义的处所。”“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身上必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必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中国人都有些很不像样,所以不会相干。”(鲁迅《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鲁迅这段话最好解释了《药》的主题,而这篇讲话,恰恰与《药》刊印在同一期《新青年》上,鲁迅先生的看法是实事求是、冷静而清醒的。至于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脱离群众”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一个被囚在牢中尚且劝“牢头”造反的革命者,难以想象他平时没有做宣传鼓动工作,因此,与其说“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毋宁说“群众难以发动起来”,甚至是“发而不动”更为确切些。

  综上所述,《药》的主题可以这样归纳:作品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毒害劳动人民的罪恶,暴露了人民群众在统治阶级长期重压下陷入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民众觉悟的“药方”。

语文教案-药 教案示例二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对作品理解了,教学设计思路就清晰了。《药》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题。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实事求是,从作品实际出发,从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根据不同类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去理解整个社会面貌。所以我确定教学重点是“人物形象分析”,教学难点是理解主题思想,教学过程()必须通过讲授重点来突破难点,因而我讲授此课时采用“人物形象分析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华老栓”、“夏瑜”二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以此达到理解作品主题这一教学目的。下面是“人物形象分析”的板书设计

  华老栓:小城市市民 [正面描写]

  (一)社会地位

  (1)开茶馆为生— — 辛勤劳苦 、善良安分、普通民市

  (2)用自己积蓄的钱买“药”— — 善良、安分守己

  (二)精神状态

  (1)不求医、相信“人血馒头”可治病— — 迷信、愚昧

  谁流的血? 不闻不问 迷信愚昧、

  (2)别的事情都置之度外 为什么流血? 不了解 麻木落后

  什么人流血? 无知道的愿望

  [分析]

  华老栓是小城市贫民,是特殊历史时期群众的代表,其主要性格特征是迷信愚昧、麻木落后,要发动这样的人起来革命,极之困难。

  夏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  [侧面描写]

  (一) 自身表现

  (1)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 大无畏精神

  主观上:进步

  (2)“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 有政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语文教案-药 教案示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