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祖国山川颂

祖国山川颂

浏览次数: 195次| 发布日期:09-07 18:57:12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祖国山川颂,
    1.祖国是什么?
    2.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了解作者:课文注释①。作适当补充。
    三、解题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
    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四、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
    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
    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
    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 “文化”“语言”。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扞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3.小结内容:《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五、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
    1.思路结构:
    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 2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在阅读时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从大处着眼,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
    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祖国山川颂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第二部分(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3-7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第三部分(第33-34段),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祖国山川颂

《祖国山川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