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
5.课文多次写到旁人的笑作用
小伙计是解脱的笑,掌柜是自私而卑劣的笑,短衣帮是麻木不仁的笑,小孩是天真无邪的笑
以乐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6.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其他人(掌柜、伙计、长衫主顾、短衣帮、小孩子)
正面描写:孔乙己(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
孔乙己: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穷困潦倒、热心善良
(1)“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里”,“踱”字,活现出阔绰的长衫主顾的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身份地位。
(2)“排出九文大钱”,这个“排”字,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虚荣与诚实。后文“摸出四文”中的“摸”字,则形象的表明孔乙己境况的悲惨,由“排”到“摸”写出孔乙己命运的重大变化。
(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这段话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孔乙己处境十分难堪,深感气恼和羞耻。
(4)“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里的一个“慌”一个“罩”,传神地写出了这个善良、贫寒、迂腐的老年读书人的性格
7.悲剧原因:
①、社会原因:封建社会和封建教育制度
②、自身原因:身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热衷科举、自命不凡、好吃懒做、鄙视体力劳动……
8.小说的主题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麻木。
9.小说写“我”一这个12岁的小伙计有什么作用?
(1)‘我”一12 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 2)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
(3)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10.字词积累:
阔绰(chuò)阔气。绰:宽绰 羼(chàn)混和,掺杂 绽出(zhàn)突露出来。
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拭(shì)擦 蘸(zhàn) 打折(shé)打断
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
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 戕害(qiāng)伤害。 戕:杀害。
www.yf1234.com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阔绰( ) 咸亨酒店( ) 笔墨纸砚( )
附和( ) 不屑置辩( ) 颓唐(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