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名著阅读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首先,名着阅读不能考平面的表象的东西,必须寻找出一条新的考查之路。如果说学生只要有所准备,即使没有读过该名着,通过考前一两次的突击,再花上几分钟时间的复习,也能够足以应付中考的话,名着阅读就失去了考查的价值;而且这对真正阅读过作品的同学是一种最大的不公平。所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反对给学生任选一部作品,写一段推荐语、阅读启示之类的文字这样的考查法。其次,考查的题型和内容不宜过于庞杂,必须要找到一条有效整合的路径。名着阅读、语文实践活动、探究性试题,如果分别命题,不仅题量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于应付,而且“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分值太大,挤掉了阅读部分的分值,有喧宾夺主之嫌。我们设想,如果在它们之间找到一个接合点,实现几种题型的整合,岂不一举两得?
有些地方尝试以考查阅读的方式考查名着阅读。这固然有效地遏制了猜题押题现象,也检测学生是否真正读了原着。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无形之中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量,而且和试卷后面阅读部分的考点有所重复。
中考名着阅读怎么考?与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整合是一种新的思路。与语文实践活动合在一起考,既可以把知识的考查和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又可以把情感的陶冶和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放在一起考查。其结合方式大致有以下两种:
一、松散型结合
示例一:
⑴第一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着》。请为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力求有创意)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⑵第二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名着人物”评选活动。请帮他们完成下面这块展览板。
人物:林冲 出处:《水浒传》
人物小传:
关注名著阅读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