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巴东三峡》教案2

《巴东三峡》教案2

浏览次数: 443次| 发布日期:09-07 18:39:16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巴东三峡》教案2,
    明确:开头引用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
    文定下了基调。
    引用杜甫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
    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
    民谚“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
    作者的即景诗句“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柳也有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
    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为了突出三峡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三峡风景更吸引人,
    更耐人寻味。
    三、主旨探究
    本文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
    之情,是一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游记。
    四、本文线索
    本篇游记是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描写景物,次序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
    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另外,
    全篇文章详略得当,对每一景点景物的描写并不面面俱到,而是择其最有特色的方面加以描述。
    五、写作特色
    (1)本篇游记是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结构清晰,详略得当。
    (2)抓住景物特色,有详有略。
    (3)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
    (4)本文引用了诗、谚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体会游记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
    明确:《巴东三峡》为游记,作者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
    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
    七、小结
    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介绍西陵峡中的四段,山势之高
    低、水势之急缓各不相同,介绍时简明扼要,抓住了要领。记叙最有名的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水的奇
    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记叙瞿塘峡,不仅介绍了山势和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
    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文化内涵。作者就是通过记叙、描写三峡的雄伟奇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
    大好河山的热爱。
    预习《周庄水韵》
    一、周庄简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始建于北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至今已有九百
    余年的历史。“镇为泽国,四面环水”,被誉为“梦里水乡”,古称贞丰里,是江南六个着名古镇之一
    。宋代迪功郎周君在此设庄,舍宅为寺,百姓感念其恩德,故称此庄为“周庄”。周庄的魅力在于她的
    文化蕴涵。沈厅、张厅、迷楼、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正如着名画家
    吴冠中所言“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镇内河汊纵横。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四条水道将古镇分割为“井”字形,形成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巴东三峡》教案2

《《巴东三峡》教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