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浏览次数: 931次| 发布日期:09-07 18:38:44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6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xx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20xx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袁隆平是国家高科技“863”计划生物技术的学科带头人,撰有《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论文,主编《杂交水稻》一书。
    3、关于人物通讯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的时效不及消息,但是,它可以通过对典型事例和细节的描写,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在表达上,除叙述外,还可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方法。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在选材上一方面以围绕研究和发明杂交水稻,创造世界奇迹为线索,简介了他的科学观点和科研成就,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袁隆平所以能够取得划时代科学成就的思想基础,作者着重选取那些充分揭示人人物精神境界的典型事例,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他从一位普通农校教师成长为一名大科学家的过程中的种种挫折和经历。
    二、文章脉络
    课文按时间顺序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
    三、写作方法
    ⑴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
    ⑵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如: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里面有几棵秧苗。
    ⑶用数字说话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如: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果,产量最高的比没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四、重难点导析
    ⑴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里面有几棵秧苗。
    这一段文字写出了袁隆平对科学的痴迷程度。正是这种坚持不懈追求的精神,才使他获得了“杂交稻之父”的美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