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3

浏览次数: 157次| 发布日期:09-07 18:38:41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3、了解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人物形象)
    袁隆平,闻名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怎样从湖南一个小地方农校的教师走到今天的?他的成功有何“秘诀”?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袁隆平的世界,领略他的风采吧。
    二、读准字音,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1、读准字音(课件展示,师范读后领读):
    籼(xiān)稻  黔(qián)阳  衣钵(bō)  矢(shǐ)志不移  兵不解(jiě)甲
    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课件展示,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灵光:指神异的光辉。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矢,发誓。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劫,灾难。
    三、整体感知,分析课文:
    (一) 学生自由朗读,熟悉人物,能写出袁隆平简介,师指正。
    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熟悉人物,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人物。(简单提示人物简介的写作,课件展示,附后)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皇家让克奖。由于其贡献卓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面对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我们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神秘,也可能会认为他天生是一个天才,那么他的青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他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请大家看一段袁隆平的访谈录,让我们来了解一个真实的袁隆平。请大家阅读时摘下其中你感受最深的文字,并请谈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课件展示访谈录,附后)
    学生讨论回答,师小结:
    提示:“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几个字是我几十年生活工作的总结。”
    “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坚强的毅力,执着的精神)
    “在种种‘权威’的压力面前,我坚信:真正的权威永远来自实践。”(不迷信权威)
    “在传统理论的阻力和束缚面前,只有靠实践云检验,去创新。”
    “在创新中‘知识’尤其重要,有知识,并得以不断积累更新,是创新重要的基本条件。”(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有了知识,又不吝惜汗水,发奋努力,才会激发创造的欲望,产生好的灵感。还有,机遇也不应该忽视,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机遇。”
    “我小时候完全是凭爱好、兴趣读书,把问题理解了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像成绩好的同学有那么多的抱负。不过那时我喜欢动脑筋想,喜欢动手做,不知不觉间也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爱好广泛)
    “神奇的梦想其实就诞生于平凡之中,也能够在平凡之中成真。这种梦想是不脱离实际的美梦,是指导我事业追求的强大动力,使我付出毕生热血和精力为之奋斗不息。”

[1] [2] [3] [4] [5]  下一页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