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

10《古诗三首》

浏览次数: 838次| 发布日期:09-07 18:21:06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10《古诗三首》,

10《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七步诗》作者曹植。“七步诗”指走七步时间内做成的诗。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长歌行》出自汉乐府,“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首诗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出塞》作者王昌龄。唐朝初期,在阴山南面的地区,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这首诗歌颂汉将李广,叹息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诗中的景物描写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熟练背诵,默写《出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步诗》
   1、范读课文。
   2、解题:七步诗是在走七步路时间以内做成的诗,曹丕命令兄弟曹植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3、自学这首诗。
    (1)自读课文。
    (2)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指导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1)煮豆持作羹:煮豆用来作羹。
    (2)漉菽以为汁: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3)萁在釜下燃:豆秸在锅下燃烧。
    (4)豆在釜中泣:豆子在锅中哭泣。
    (5)本是同根生:豆子和豆秸生在同一条根上。
    (6)相煎何太急:你为什么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这么急迫地残害我是为什么呀?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用豆子比自己,豆秸比兄长曹丕,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曹丕兄弟残杀的不满,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二、学习《长歌行》
   1、用上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青青园中葵:园子里绿绿的蒲葵树。
    (2)朝露待日唏:早晨沾上了露水,等到太阳出来时就晒干了。
    (3)阳春布德泽:温暖的阳光为大地送来恩泽。
    (4)万物生光辉:花草树木都打起了精神。
    (5)常恐秋节至:就怕秋天快要到来。
    (6)昆黄华叶衰:密密的树叶会变得枯黄,花儿会凋谢。
    (7)百川东到海:众多河流向东流入大海。
    (8)何时复西归:它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西边去呢?
    (9)少壮不努力:年轻时不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10)老大徒伤悲:老了只能白白地伤心。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要说明什么问题?
    (1)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年轻力壮的时候。
    (2)用江河不能向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再复返,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趁着年轻努力学习。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出塞》
   1、用上堂课的学习方法,先进行自学。

[1] [2]  下一页


10《古诗三首》

《10《古诗三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