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二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二

浏览次数: 523次| 发布日期:09-07 17:30:46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二,
  吕云萍老师:谈不上策略,但是呢,有一点感触。就是我觉得,一堂课应当是师生在一种平等、宽松、愉悦的氛围当中的一种对话,一种在老师的点拨和引导下的释疑解惑。它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建立在一种非常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所以呢,今天在上这堂课之前,我跟孩子们进行了交流。这种交流目的就是拉近师与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感到老师的可亲和可敬,让孩子感到我在这样的一种氛围当中,我愿意表达,我愿意把我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所以我觉得,老师主要的就是一种激励、鼓励和唤醒。张文质老师:我想这点对很多老师都会有启迪。那么我在听你这堂课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你始终把教学过程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非常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非常善于鼓励孩子,往往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来调整课堂,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非常饱满的精神状态里面。在我看来,教师的素养里面,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往往就建立在他能够发现孩子的长处,能够及时的、恰当的肯定孩子的这些长处。孩子就始终处于一种被发现,被肯定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里面。课堂上他也乐意去表现自己,乐意参与这种教师和孩子共同努力营造出来的,这么一种热烈的氛围。那么还有一点我就感觉到,你整个上课的过程,除了对孩子这样的尊重之外,包括你的语言,包括你整个教学的姿态,我甚至注意到一个细节,你身体基本上经常都是前倾的,就是要去和孩子交流的那种身体的姿态。你的语调既热情,热情里又包含了那种激励。是不是你平常非常有意识的在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始终使自己处于这样的姿态、状态当中?吕云萍老师:没错,我平时在我的课堂当中,我一般是弯下腰来和孩子交流。低下脑袋,有耳朵、用心去聆听孩子发自内心的一些话,他的一些感悟。所以这是我的非常习惯的一种教态,就是跟孩子拉近距离,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一种非常真实的,真情的流露。我想,在这样的一种氛围当中,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孩子们觉得她不是老师,她就是我的妈妈,就是我的朋友,我很愿意把我心中的喜怒哀乐都表达出来,淋漓尽致的表达。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感觉是这样的。张文质老师:对孩子来说,他为什么热爱这个课堂,他就跟热爱老师有关系,跟热爱这个课堂学习的氛围有关系,跟孩子在课堂上有表现的空间有关系,也跟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被老师发现、被老师肯定、被老师关注有关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他是把注意力放在所传授的知识上,还是放在孩子身上,特别放在孩子的发展上,课堂中呈现出来的景观也许就不一样了!我还有一个感触,在这堂课堂里面,我们这种整个的学习环境,因为我们要拍摄,显得比较热,有可能孩子们更多的会关注到周围的环境,那在你这个课堂中间,孩子始终是处于非常积极的状态。也就是说,有时候上课的时候,可能环境会变化,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也可能会出现教师在教学设计或教学备课思考的过程中,没有预想到的情景,你心理上有没有这样的准备?吕云萍老师:我想,应该是有的。因为每一个孩子他的个性都不一样。他的思维,他的表达都是各有各的特点。特别是,因为有些问题,你想,我这个问题提出去后,孩子们应该要这样答,可是他偏偏就不这样答,这时候你怎么办?我想,这时候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引导。在这种等待当中,慢慢的引导孩子,使得在这堂课当中体现一种生成性,使孩子,由原来的说得不好到说得好,由原来的理解得不深到后来的理解得到位,那么我想,课堂上就是要体现这样的一种生成性,所以像这样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那么老师,就像刚才我所说的,不要着急,静下心来,去听孩子的话语,然后适当的进行点拨和引导,这是非常必要的。张文质老师:这点在课堂上确实也体现得很充分。有很多地方,包括对读的指导,读的指导,让孩子真正读出这种情感,读出对课文的理解,你确实非常有耐心,不急于,当孩子一遍读得还没有恰倒好处,就是说理解还比较肤浅,你显得非常有耐性,同时也注意方法的引领,最后就是孩子能够更多的通过自己的读,去理解去感悟。在这个基础上,我想他对文章的把握,包括对文章情感的体验,都会更为深刻。那么话说回来,上完一节课,当然可能都会有自己还不满意的地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