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册)教材介绍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册)教材介绍

浏览次数: 489次| 发布日期:09-07 17:27:57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网,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册)教材介绍,
我们指的会写230个字,大体上是指按照正确的笔画笔顺结构书写。兼顾使用和写好。不要把几方面混为一谈,胡子眉毛一把抓,造成沉重的负担。比较一册,学生对笔画笔顺和汉字结构的掌握应当更熟练,拿过一个字知道从哪里下笔,照例字自己写下来。
5.《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学习的兴趣是作为目标而不是作为学习条件提出来的。如果学生厌学,畏学,感到识字苦恼,哪怕听写都对,教学也是失败的。
6.抄写字母和音节,大体能为生字标音。
“为生字标音”似乎超标,但实际运用需要我们安排了这样的练习,老师不必苛责学生(只教不考),他们能给生字标音,错一点,例如声调位置,以后再讲。
我们是把拼音当成识字工具来教学的。这句话的意思是:A学习书写拼音时不能当成学问来教。B 不能超越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把他们与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一样要求。C 凡是与“工具”无关的内容,要简化,不要搞得很繁难。D 基本认识:汉字是中国人的工具,拼音不是,不能当文字教,也不能当文字要求学生。

写话
《课标》:“对写话有兴趣……”研究认为,儿童写、表达的愿望很强烈,甚至早于阅读,如果教学使学生感到写很难,丧失了兴趣,教学就是失败的。
为了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教材从多方面创设情境,引个头,扶一把,比如续编谜语,用自己的想象替换课文部分句段,访写课文某一段,续写故事,等等。两年的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愿意做,做得也非常好。(例:编谜语 谁来了)
在掌握教材体现的基本理念后,实验区的老师们的创造性也被激发出来,对教材做了再创造。(例 雨铃铛)
问题:学生创意多,说得好,但是很多字还不会写,怎么办?
·画图。
·注拼音。
·空着,请家长或老师填上。
·暂时空着(不能太多),过一个月半学期自己补一次。
老师们还可以再想一些办法。原则是,不要因为有不会写的字而压制学生表达的愿望。激发和保护学习的积极性总是第一位的。
要鼓励学生们自己学写字,把学写字与表达结合起来。以往写字就是写字,非常单纯。练习与使用脱节,学生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高效果。一旦发现学生有主动学写字的行为,哪怕是个别的,就要大力表扬推广,使大家都来这样做。


教学建议
1.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闭塞眼睛捉麻雀。
例1:闹了一节课,最后说:“其实我早就会了!”
例2: “老师不必说话。”老师病了,让学生自学,老师只检测验收。活跃,识字效果好。
学生究竟认识多少字,很难做到心中有
数,原因:A 学前教育差异大。B 前一册渗透性识字多。C 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现在按照教案既定程序教学的还是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使学生没兴趣!
1. 要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教学。
受习惯的影响,过分倚仗拼音,还对教材提出意见。为什么主体课文不注音?
因为主体课文是在课堂上学的,课堂上有老师,有同学,听老师读,问同学,都比拼读认字快。学生未来一辈子生活的环境,主要是汉字环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识字?看拼音不能是唯一的,也不能是首选的方法。
大体上说,
★自学时,可以看上下文猜,问同学,看了文后生字条的拼音。
★课文出现了,但教材没有要求会认的字,可以由老师带读,但不检查。
★带有学过偏旁的字,可以尝试看字形分析字义。
★意义比较虚的生字,如“于”“何”“肯”,不要离开词语或句子学。
★学生生疏的书面语,如“轻柔”“珍贵”“苦恼”,也要整个词语一起学……这些意见不一定对,或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生,仅供参考。
2. 让学生多实践!把时间交给学生!
现在不少老师还是讲得太多(包括老师带着学生做的活动),一个字要讲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册)教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