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党建写作心得体会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专题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专题学习心得

浏览次数: 237次| 发布日期:09-07 00:52:42 | 心得体会
标签:学习心得体会,创先争优心得体会,http://www.yf1234.com 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专题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专题学习心得

王保雷

20xx年10月8日------20xx年10月12日五天的学习,当我打开正反面都记满密密麻麻学习的课堂笔记时,老师的面容仿佛又再一次浮现在眼前,以下是我的记录和体会。

第一天,      上午党性教育,下午孔子与儒学

第二天,      上午唱享山西音乐,下午音乐与情感

第三天,      上午传统文化的影像表达,下午国学之子学

第四天,      上午国学之总论,下午国学之文学(上)

第五天,      上午国学之史学,下午国学之文学(下)

一、

20xx年10月8号上午,晴天,我怀着对母校的感激和崇尚之情,踏进了久违的校园。首先来到了山西大学——国学大讲堂,在一个简短的开班仪式后,班主任老师李成林宣布了课堂纪律。

由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世杰老师授课

《修生固本  彰显党性》——浅谈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主要内容有

一、传统文化与修养

二、信誉党性修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性修养

修生固本,有些人做人还不够,还要当官。

一、传统文化与修养

1.勤俭知足的人生观

2、贵和中庸的处世思想

3、贵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4、君子人格的人生目标

5、仁义为主的道德追求

一般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古代典籍:例如,四书五经传统文化儒家以来必读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孔子修改的。

老百姓读《三字经》根据一个儒家文化发展出来的三字经,有文化的读原著,没有文化的读通俗本:例如《弟子规》。

第四种文化是语言符号,例如国徽、国旗。

明《中国文化要义》知足常乐情节。

提到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我个人对这句话非常赞成。

二、贵和中庸的处世思想

中庸不是折中,和事老。 这是通过本课,对中庸新的理解。

中庸的含义:一是守中道,二头太极端,知中守正,讲原则的;二是折中,中和,和稀泥,但和而不同;三是因时制宜与时俱进。这是中庸的三的含义。古文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贵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这是对“义”的最高道德原则。法家提出“贵利轻义”。

这里面包含三个层面,义、仁和弗洛伊德提出一人执行自我和监察自我。也就是自我监督,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随便找个理由,为所欲为,下边人也管不了,完全靠执行自我和监察自我来自律。

四、君子人格的人生目标

君子是理想人格的称谓。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自律,理想目标就是君子。庄子提出过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之如饴。吴,人亦为本的道路的处理器。

五、仁义为主的道德追求

忠、孝、礼、志、信是中心,刘少奇的《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提到仁者无敌,刘少奇说:仁之法在于爱人,不再爱我;义之法在于正我,不再正人。我认为:现在确实需要这种精神,尤其是一个庸俗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

二、党性与党性修养

1、党性

2、党性修养

3、党性修养的内容

修身的过程漫长的。

概念名词:

党性:就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低会合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还具有阶级性和阶层性。

不能忘记所代表的阶级性。刘少奇的三句话都是有阶级性的。

党性修养教育有四: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党性修养的内容有六个方面内容

[1] [2] [3] [4] [5] [6]  下一页


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专题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