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进入新的教学楼为契机,全校教师应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思想,以抓教学常规为重点,以教改科研为突破口,以"三课"达标为载体,齐心协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总体构想
主要工作目标:
1. 建立一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求实求新的教育教学机制。
2. 加强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 努力培养和建立一支教学骨干教师队伍。
4.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学生巩固率100%。合格率(毕业年级100%,1--5年级100%)学前幼儿入园率95%以上。
5. "三课"达标率70%以上,校内优质课占30%以上。
6. 落实常规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工作策略:
立足实际,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加强合作。
树立四个意识:
质量意识------是立校之本。
课程意识------是教学之基。
教改意识------是兴校之源。
外宣意识------是扬校之帆。
三、 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个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2.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素质教育及新课程等有关理论的学习,做到有记录、有心得、有收获,以理论指导实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每期期末写一篇学习心得或体会。
(二)认真执行新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认真开设好英语课和信息技术课。
(三)严格落实常规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1.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实行对教学工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模式。
2.认真执行人和小学两个"六认真"的实施意见,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学校行政人员的年级负责制,具体安排如下:
一年级:二年级
三年级:四年级:
五年级:六年级: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开展"老带新,熟带生"的"一帮一"活动。对年青教师实行备课教案指导教师签字制,使其成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的强有力保障。学年末评出优秀师徒。
5.加强各学科单元检测质量的监控,做好成绩上报和质量分析工作,强化单元检测题的导向功能。
6.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稳步提高教研质量。各教研组的工作应有计划、有措施,内容应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使每位教师通过活动学有所获。学校每期将进行先进教研组的评选。
7.结合区开展的教研组竞赛,开展校内的教研组教研活动竞赛。
8.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评价力度,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每学年的上期十月、十一月,下期的三月、四月作为教学管理重点检查月。每期检查教案、作业至少2次,至少进行2次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的专题汇总、评价。
9.加强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评管、评教工作,建立家长开放日活动制度,在社会上树立我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10.加强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五个最佳"(即最佳的新旧课衔接导入,最佳的现代教学手段,最佳的课堂教学结构,最佳的学习情绪和方法,最佳的德育渗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1.开展全校性的教学大练兵活动,教学人员人人参加。本学年上期进行35岁及其35岁以上的教师和美自思社等任课教师的教学竞赛,下期进行35岁以下和语数英等任课教师的教学竞赛活动。
12.本学年教师应做到"一读"(坚持每天读教育信息、经验文章,名师教育专著等),"二写"(至少每周写三千字左右的摘抄、教学随笔或业务学习笔记,每期至少写一份有研究价值的教案和一篇有水平的教研论文),"三上"(每学年上一节实验专题汇报课),"四会"(教学理论会应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会评估;教学风格会创新;教学专题会研究)。通过这些手段加速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型" "专家型" 等转化。
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