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70后、60后、50后以及40后纷纷寄语90后中国的发展要靠前辈引领后辈而非单靠一代人
80后看90后:他们思维还不够成熟,需要前辈引导
早报世博记者陈伊萌
19岁的薛莎莎说:“我也是90后,我认为90后超赞,现在有很多不好的评价,可是大家从来没站在我们的角度想过,我们其实很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因为我们的思想并没有成熟,知识文化也还不够,希望大人们可以用更宽广的胸怀给我们教导和帮助。”
他们思维还不够成熟,需要前辈引导?非主流爱情寄语,54岁的林老师说:“无论是80后,还是晚一辈的90后,在历史潮流中都只是一排波浪,而且总是后辈接替前辈引领某一时代的潮流,这之间的关系像一条铁链,少了哪一环都是不能成为完整的链条。”
早报对于世博一代的讨论引发了各年龄层对于90后的关注。作为“前辈”的80后、70后、60后甚至50后,纷纷通过早报“东方民意”调查平台、微博、博客、QQ80116288等发表看法。
在这些“声音”中,过半为年龄紧贴90后的80后。在这些正接受磨练的社会人看来,90后心智还不成熟,但通过前辈的指导,他们仍有望“给我们的未来社会注入更多的新元素”。
批判
躲在父母背后的孩子远不足以担负社会
王英(23岁):对90后没什么好感,90后的孩子就是没吃过苦,什么也不会,只懂得在虚拟的世界里叫嚣。
赵小姐(28岁):你们尝试过在田野里奔跑吗?你们知道一块钱的可贵吗?你们知道没有电脑的日子是怎样的吗?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吗?你们什么都不懂,你们无法和我们相比,你们只是躲在父母背后享受幸福的一群孩子。
杨晓(26岁):90后通常拿来与80后作比较,在很多90后眼里,80后已经算是“老年人”了,激情不再,整天为了结婚和房子奔波忙碌。其实90后与80后不仅出生的年代不同,大环境变化也很大,“非主流”并不能代表90后。现在的大环境之下,在教育方面90后得到很多的便利,学杂费免掉,大学教育基本普及;在做事方面,90后的想法具有理想色彩,他们没有经历在经济危机形势下找工作的磨砺,还没有体会到当代年轻人的压力到底有多大;感情方面更加大胆开放,不仅令80后觉得有点疯狂,更是让父辈接受不了。90后还远没有达到担负社会发展主流的程度。
雅曼(25岁):199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比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
袁菲(26岁):一部分90后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
支持
80后、90后本质相似,90后更追求时尚创新
汪小姐(23岁):90后比80后的想法更前卫,在他们身上会有很多我们80后以前向往的地方,他们也会做一些我们80后不曾敢做的事情,也许这样会使得一些人对90后产生嫉妒心理吧,但我觉得90后和我们80后一样,本质上是好的,只是和这个时代相适应了而已,也许差别就在于比我们前进了一步。
冯先生(22岁):提到90后,很多人会想到“非主流”、“劲舞团”、“脑残”等不是太积极的词汇。90后作为社会的一个新兴群体,行为举止上或多或少会与我们现在的主流文化有相悖的地方。但是这样负面的印象不应该被无限地放大,应当看到很多90后还是很优秀的,有着一些新的思维和新的创造力。随着时间的发展,90后迟早会取代我们成为社会的主流,对这样一个新兴的成长中的群体,不应该是一味的批判,而应该更多地以他们的思维去加以教育和引导。
张风娜(26岁):最大的90后和我应该有将近两个代沟了吧,如果一个代沟是3年的话。不同于社会上对他们的批评与指责,我眼中的90后是可爱的、个性的、非主流的。他们有着自己的追求与坚守。
他们思维还不够成熟,需要前辈引导?非主流爱情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