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湘(22岁):90后看似不同实则和80后相同,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炫耀自己的方法,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同,本质相差不远。很多人都会对90后有脑残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追求个性,但是实际上他们还是蛮有想法的孩子。只是他们现在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让大人对他们有一定的误解。再是,90后的孩子摒弃了传统的保守观念,比较追求时尚创新,这样会给我们的未来社会注入更多的新元素。
斯小姐(25岁):我所接触过的几个90后的小孩都很乖巧,很懂事也很听话,爱跟人交流,朴素可爱。平时跟同学沟通很依赖于网络,对于流行的东西把握也很适当,不会随便跟风。有时候沉迷网络游戏,但是也能在关键时候刹住,总体上来说90后的小孩尽管不是太成熟,但还是积极向上,认真踏实的。
反思
80后应引导后辈而非挖苦讽刺
张先生(27岁):对90后的第一印象是:潮,非主流。90后现在多半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多半生活比较优裕,因此也会有一些奇思妙想。他们往往很聪明,也很早熟,但并不成熟。大部分的90后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这和从小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
马青(30岁):或许网络流传的90后负面新闻颇多,这一方面在于90后普遍比80后、70后更加年轻和不成熟,另一方面各个时代对于道德伦理的定位会有差异。所以我们应本着教育和引导后辈的理念,帮助后辈改正,而不仅是批判挖苦讽刺,甚至中伤。否则于事无补,于己无利。
石慧(23岁):我是典型的80后,对90后的第一印象是:没有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对未来缺乏认识和规划;虽然广泛使用网络,但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狭隘的范围内;有时候会是非不分,令人震惊。不过我亲身接触到的90后寥寥无几,基本上是通过媒体了解。我认为大部分90后本质上都是好的,只是还没有到心智完全成熟的时期,加上信息时代的影响,容易受到一些负面影响。
王浩(27岁):90后是思想比较前卫的一代,他们对爱情、对学习、对未来都有着与80后不同的观点,他们比较看重金钱,但是他们身上也充满了时代气息,对生活有较强的追求,但他们有时把很多事情想得很简单,实际去做的时候却不能做到。
刘佳(22岁):由于发达的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90后的小朋友有创造力,敢于突破成规,引领潮流,也正是因为他们不会墨守成规,过于超前,使他们被冠上了脑残、不懂事的称呼。但只要对于他们开放的思想做出正确的引导,他们必定是有潜力有发展的一代。
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他们需要偶像和精神力量
非主流爱情寄语韦文奇(32岁):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偶像,70后的偶像是张海迪,80后是刘翔,这些偶像都有极大的精神感召力。而90后的偶像则找不到,为什么,因为他们失去了精神的力量,他们承受着70和80后所没有的精神压力,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偶像,他们同样需要精神的力量。
凌军(35岁):90后是坚强的一代,他们活在社会的刀口上,他们成长所面临的不是物质上的挑战而是精神上的,不要一味地去谴责他们,他们其实还只是孩子,为什么注定要面对这样的压力。
张女(38岁):我是一个老师。90后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但这个时代的孩子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
赵金峰(33岁):对90后的感想,且莫看外表,他们的衣着或许你有时候不能容忍,他们的言语或许你有时候更是不感冒,但是他们的情感和你一样的丰富,他们的追求和你一样的炽热,他们的躁动,他们的迷茫,他们的不知所措,我们年轻的时候同样拥有,所以,千万不要把他们看成另类,否则,你永远也不能了解他们,乐观地看待他们,真心地帮助他们,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他们思维还不够成熟,需要前辈引导?非主流爱情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