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地理教案高中地理教案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浏览次数: 552次| 发布日期:06-12 15:43:14 | 高中地理教案
标签:高一地理教案,湘教版高一地理教案,http://www.yf1234.com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题2 设计一个表盘,从中可以读出不同纬度任意一天的太高度角。

教师指导:盘1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从2326N——2326S。

盘2太阳高度角范围。

盘3地理纬度值,三盘叠加在一起。

 七、板书设计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学生随堂画图,此处略)

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于夜。

2.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3.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

分全球昼夜平分。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一地正午太阳高度随距太阳直射点的远近而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同半球相加,不同半球则减。)

四、五带划分(图略)

五、四季划分

天文四季:春2、3、4,夏5、6、7,秋8、9、10,冬11、12、1。

气候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24节 气:地球公转轨道的24份均分。在天气和气候概念之间,中国传统文化。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3] [4] [5]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