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地理教案高中地理教案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浏览次数: 552次| 发布日期:06-12 15:43:14 | 高中地理教案
标签:高一地理教案,湘教版高一地理教案,http://www.yf1234.com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画两个如图的弧形A弧、B弧,在弧上各找一点表示一人所在的地理位置P1、P2;请学生画出此人所在的地平线(过切点画切线);讲明直射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是90度,请学生画出太阳光线。

(2)在图2上把弧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圆,并画上地轴(垂直线)、赤道(水平线),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

(3)把图2旋转一个角度(黄赤交角),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此点平行于赤道画一条纬线,思考这条纬线的特点(太阳直射的最北点——北回归线,此线上各点一天中都有直射机会)

(4)思考: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否移动,观察二分二至图,认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练习: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2.昼夜长短变化

请每位学生画一张夏至日(12月22日)光照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用以订正。在图上标出南北回归线、晨昏线,把夜半球涂成阴影。

(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a.教师在图中南北半球各画一条纬线(例图中B、D所在纬线),学生注明昼弧和夜弧长,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的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相反。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b.教师在北半球再添加一条纬线(例图中E所在纬线),学生观察同一半球不同纬线上的昼夜长短情况,得出结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c.请学生用纬线标出极昼和极夜范围——极圈概念(例图中A.F点所在纬线)。

(2)思考:有无全球同时昼夜平分的时候,什么时候?演示春秋分时太阳直射的位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