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地理教案高中地理教案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浏览次数: 552次| 发布日期:06-12 15:43:14 | 高中地理教案
标签:高一地理教案,湘教版高一地理教案,http://www.yf1234.com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理论上:晨昏圈过极点时,全球纬线被平分,此时为春秋分。

实际中:夏季的昼长转为冬季的昼短的那一天。

3)练习:12月22日下列地区昼长的是B、D,昼最长的是D

A.伦敦B.悉尼C.北京D.好望角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练习:6月22日(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以北各地,达最小值的地区是赤道以南各地。

分析:绘图,注明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以北任选一点A,发现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离此点最近,此点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故未达最大值。赤道以南和南回归线以南各选一点B、C,发现此时太阳直射点离所选点最远,故赤道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

思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变化与一年中的气温高低变化有关吗?画图说明。你能解释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了吧。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4.五带划分:(图略)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地理教案-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