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归纳〕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①商纣王的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②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③是否事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
二、西周——奴隶制的发展
(一)西周的建立
〔讲述〕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后建立了西周。(强调首都镐京,史称西周)。怎样才能巩固新政权?怎样才能使商民甘心服从财人的统治?怎样治理疆域辽阔的国家呢?周武王同大臣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武王采纳了周公旦的意见,决定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巩固奴隶主政权。
(二)分封制
〔讲述〕(教师结合《周初分封诸侯国》讲解)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诸侯国像屏障一样拱守在周王室周围,和睦四方,安天下。
周初,从武王到成王共分封大小71个诸侯国。其中主要有(教师挂图,并指出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在北方分封了燕等国;在南方分封了吴、楚等国;在中原分封了郑、晋、卫、宋等国。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同时,实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法制。
(三)宗法制
〔讲述〕(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从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这是一种从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从而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归纳〕(教师讲解图后,进一步归纳要点如下)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②构成了“王臣公,公世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第5课 奴隶制发展的西周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www.yf1234.com
下面,讲解第三个问题。
三、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讲述〕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使西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这是西周奴隶制发展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西周经济的发展则是西周奴隶制发展在经济方面的表现了。
(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找出经济发展在农业、手工业方面的表现及特点。边提问,边小结,从而完成板书)
(一)农业
1.粮食品种多:黍稷
2.桑麻:衣料
3.灌溉 绿肥 灭虫
特点:奴隶集体在田间劳动
(二)手工业
1.种类多 分工细“百工”
2.青铜器:数量多 分布广 实用性强
3.纺织业:刺绣 染色 彩枕 绵被
特点:奴隶主垄断作坊
〔讲述〕西周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课本中两段小字,反映了当时奴隶悲惨生活的真实情况。一匹马加一束丝可换5名奴隶的铁证,已铭刻在一件青铜器上;显然《诗经》中会看到优美动听的颂歌,可终究还是掩盖不住平民和奴隶们痛苦的呻吟和反抗的呼号。奴隶们终年辛勤劳动的果实,被奴隶主们无情地掠夺而去,愤怒的奴隶们咒骂奴隶主们是“白吃”、“硕鼠”,他们一批批反抗,一批批逃亡,终于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第5课 奴隶制发展的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