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制瓷业的规模和工艺水平大大超过了前代。宋瓷品种多样,花纹富丽优雅,观看课本图画《宋代瓷器》以加深印象。定窑、钧窑等和景德镇窑,是诸窑中负有盛名的。北宋景德镇烧制的一件略带青色的白瓷器,是宋瓷中的珍品,观看课本上的彩图。宋瓷中大量的是一般生活器皿,已为广大居民广泛使用,不少还出口海外,成为宋朝出口的大宗商品。
为了满足漕运和海外贸易的需要,宋朝的造船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型造船场遍布各地。船的种类很多。有军队用的战船,也有官府运粮的漕船。有内河用的江船,也有远洋用的海船。为了适应修理船只的需要,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政府在金明池(今开封西郊)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时,沿海地区制造出了世界罕见的大海船。有一种航行于南海的多桅大帆船,长数丈,可载好几百人,可存积一年的粮食,还能在船上养猪和酿酒。这时的海船已有较好的抗沉性。造船木料一般用松木或杉木。船侧板和底板用二重或三重木板,并用桐油、石灰舱缝,可以防止漏水。每船一般分隔成十余个舱,即使有一、两舱漏水,也不致使全船沉没。船上还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导航工具指南针,不管天气怎样变化也不至于迷失方向。而当时仅次于中国的大食船,还不是用铁钉,而是用椰子皮制绳缝合船板,船体也较小。因此,宋朝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可说是首屈一指。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和城市繁荣的基础。
“繁荣的商业和城市” 宋朝都市的繁华,先后分别集中地体现在东京和临安这两座都市上。这两座都城在城市的布局、经商的方式、都市生活的面貌等方面,都比前代都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习时把《唐朝的长安城》和《北宋的东京城布局》作一对比。①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大城市。②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改变了前代都城的城市布局。唐都长安有严格的“坊”、“市”制度,将居民居住区与商业活动区严格区别开,商业活动限于东市和西市,街面和坊内禁止经商。北宋都城东京的居民已面街而居,在街上开设店铺,出现了工商与居民杂处的局面。以后,随着店铺的日益增加,形成了若干条商业街,商业街成为主要的贸易场所,终于取代了昔日的市。北宋东京彻底改变了唐以前的坊市制度,开辟了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商业发展史的新阶段。课本地图《北宋的东京城布局》,不要求记忆。图画《东京的店铺和酒楼》,选自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很高的史料价值。③北宋东京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打破了前代都城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唐都长安实行宵禁,只有白昼市场,而且时间仅限于下午半天。宋都东京已经取消了宵禁,不仅白天市场的时间大为延长,而且新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夜市从入夜开始,多设在酒楼、饭店、香药铺、茶馆、商店等比较密集的街区,主要为达官贵人、富商大贾的奢华的夜生活服务,至三更鼓罢结束。而闹市区,则通宵不绝。接着,早市又开始了,有卖粥饭点心的,也有卖洗脸水的,主要为人城卖货的农民和上朝的吏胥服务,天亮时即散。随着清晨的到来,一天的买卖又开始了。东京的商业活动,真可谓是一天12个时辰,时时都有市。④北宋东京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东京有数十个称作瓦肆的娱乐场所和50多个称作勾栏的表演场所。其中,大的瓦肆可以容纳顾客数千人。这些场所,每天都吸引了大批的顾客和观众,既有众多的市民,也有官僚、土大夫涉足其间。娱乐活动也很丰富,有演戏.的,说书的,还有表演杂技、摔跤、踢毯的。其中,常见的戏种有傀儡戏、皮影戏、参军戏。瓦子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买卖生意兴隆的地方。⑤北宋东京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其中尤以汴河(即隋朝大运河通济渠)水路最为重要。它不但可以通往江淮、两浙、荆湖,就是岭南、川蜀入京的货物,也大都经由此河。东京拥有众多的人口,每日所消耗的物品相当可观。正是通过汴河水路,才把各地的粮食和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东京,保证了这座城市庞大人口的消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