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教案中学班主任工作若干问题探讨

中学班主任工作若干问题探讨

浏览次数: 965次| 发布日期:06-12 14:00:57 | 高二政治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下册教案,http://www.yf1234.com 中学班主任工作若干问题探讨,
    镜头二 某月,黑板报比赛某班全校第一。为了提高本班的黑板报质量,班主任便带领班上的几个同学去学习参观。甲说,色彩搭配合理;乙说,整体布局美观;丙说,粉笔书法优美……一声不吭的丁却指着黑板说,我看不怎么样!这篇文章为什么为了照顾版面而只写了一半;那篇文理明显不通;上面这篇没有围绕本次黑板报的主旨要求;下面这篇署名是他们班的,却是明显的抄袭。
    镜头三 某办公室烟雾弥漫,几个班主任坐在一起,有的在胡吹,“荤话”连篇,有的则在上网、游戏聊天,正是一番热闹景象。忽然,一个学生从一个座位上站了起来,对某个班主任说,他为老师做的事情做好了。办公室内顿时鸦雀无声。
    三组镜头,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惊愕不已。这些虽不普遍,但绝非个别。它又折射出什么呢?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错位”。错位表现在:

(一)、过程与结果错位
    很多学校在校园管理中,工作浮于表面,只要学生不出事即可。假如有问题,则是对上能瞒则瞒,因为上级对下级管理中有许多“一票否决权”;对下“大棒”相加,因为简单易行。上行下效,班主任则在班级管理中,同样不出事就行,班级不扣分就中,只要年度考核优胜就行。班不在好,平安就行;班不在优,分高就灵。
(二)、内容与形式错位
    试想,我们学校一个学期所搞的活动是何等的多啊,从军事训练到法制报告、从黑板报评比到演讲比赛、从文娱汇演到植树造林……而每一场活动是那么的有声有色,有拍照留影、有音乐渲染、有领导光临…… 但为什么在净化学生心灵上收效却并不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活动组织者更多的是注重流程、造势,而非活动意义的深化、落实。诚然,搞活动需要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人去参加。但再好的形式,假如没有内容的充实,只是无用的躯壳;形式仅仅只是德育的一个表现,内容却应是德育的中心。新的德育形式需要我们去寻找和选择;旧的德育形式需要我们深入发掘和不断创新。同时,在许多学校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教育方法缺乏人性化,没有把学生当作自己道德生活的主人,而是采取强制、灌输的方法。旧的形式,落后的手段,空洞的内容,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三)、目标与现实错位
    许多教师工作的目的不明,只知教书,却不知育人。而在工作中又对学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不清,没有认识到学生就象工厂里的“毛坯”,而非成品。在教育中,教师用成人的眼光去考察,用急功近利的手段去操作,只能是物极必反,事与愿违。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四有新人”等,都是终极性教育目标,我们只能不断地接近这个目标,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更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达到这一目标。教育目标具有总的指导性和方向性。但是,我们却拿教育的终极性目标当作德育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性目标。而德性的成长是具体的,是具有阶段性的,如果不分德育的阶段,不关注德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把终极性的德育目标当作每一个阶段的德育目标,那就违背了德育的规律,将会“欲速则不达”。

(四)、评价与实际错位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杠杆,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评价。然而,长期以来,德育评价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目前,学校的德育评价主体单一,即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后勤人员和学生家长基本上不参与,学生自己是被评价对象,更是无权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评价方式片面,一段评语就是整个德育评价,或者,学校还辅之以操行评分,而这些操行评分也是教师根据印象给出的,至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很多都是走过场。评价内容模糊,学生评语一般都是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操行评语应该着重评价学生的品行,然而,评语中思想品德所占比例不大,很多评语侧重智育的评价。评价语言老套,“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积极参加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等等。很少有人研究学生评语的撰写,多数教师模仿的是自己以前的老师。难怪学生说自己的评语“十二年如一日”。评价方向偏颇,评价需要客观和公正,然而,我们的评价通常成了“说好话”,特别是学生毕业鉴定,真的是“好话说尽”,极尽夸奖之能事;对于缺点,则忽略不谈,或者以“希望”的形式出现。德育评价“人”的因素多,“法”的因素少;主观因素多,客观性不足;德育评价难于量化,评价标准难于把握;所以,一旦德育评价遭遇升学,就容易失真,就容易被扭曲。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中学班主任工作若干问题探讨

《中学班主任工作若干问题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