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公民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板书)
在我国,由公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来自人民。他们代表人民,认真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还要接受人民的监督。
为了保证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我国建立了信访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有的省市还确定了市长接待日等等。
第三,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板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它保证人民通过选出的代表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我国还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城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用来保证广大职工、城市居民、村民,有效地参与管理国家、企事业及城市、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事务。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权利。(板书)
出示案例:据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报导,南方某工厂在进行人民代表选举时,只进行了选民登记,经过广泛的、酝酿提出两名候选人的名单。在投票那天,没有按照选举法的规定,让工人自愿投票,而是由工厂的一位工作人员,根据厂领导的旨意代为投票。由于工人没有参加投票,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为此,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干预和安排下,该厂的工人重新参加了投票。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二中工人没能参加第一次投票选举。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工人又重新进行投票,他们是在享受我国宪法规定的什么基本权利?这一权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行使这一权利有什么条件?怎样行使这一权利?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工人参加投票选举是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当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材料一当中的通过热线电话表达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在报刊上发表自己写的文章,也是公民行使自己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方式。
(1)政治自由权利的基本内涵。(板书)
政治自由权利,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自由权利。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权利。(板书)
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板书)
①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板书)
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行政官员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人民代表和被选为各级人民代表或行政领导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②选举权获得的法律规定。(板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投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18周岁是成年与未成年人的法定界限。年满18周岁,意味着生理、智力趋于成熟,能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所以,宪法赋予18周岁以上公民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从我国人民代表的组成也反映出我国人民代表成分的广泛性。
投影: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代表总数:2979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