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之二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176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yf1234.com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之二,
  (四)课外延伸——寻找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
  师:老师给每一位同学都送一份礼物。这份礼物,蕴藏着一些小秘密,课后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颗聪明星有多少条对称轴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对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只要大家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教学反思〗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二年级的剪纸课上,就已经会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因此,现实中一些对称的图形学生在课前早已接触过,然而何谓“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鲜的。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并建立 “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在猜图游戏中出现半个花瓶,激发学生想办法剪出一个完整的花瓶”的这样一个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对称”概念,抓住对称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对“对称” 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在生活中如何判断对称现象提供方法。 
〖案例点评〗 
  本课教学活动有以下特点。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课伊始开展猜图游戏,用精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整个游戏既富有童趣又有挑战性,尤其是最后出现的半个花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2.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提供数学交流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教师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认识对称图形,课堂上开展了观察发现、操作探索、欣赏运用等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例如:先独立尝试探究对称图形的剪法,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方法,最后又在观察讨论中揭示对称的概念,整个过程将观察、思考、操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感知对称图形的性质,树立学习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3.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欣赏数学美的条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师抓住对称图形特有的美感,精心设计了师生共同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的活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课件动态演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由一幅特殊的工艺品图,让学生发现不对称中又蕴含着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美。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体验数学的价值。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之二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点评人:周日南(广西教育学院) 
〖编者点评〗 
  本课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教学目标清晰、具体、合理,抓住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对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
  2.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解决问题入手,在新课导入上对教材作适当调整,教学活动层次清楚,体现出教师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
  3.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注意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活动方式灵活多样,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安排了探究发现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作为建议,编者认为在以下方面应引起重视和加以改进。
  1.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剪对称图形活动的基础上,不要让学生只停留在对事实(对称图形的生成)的感知上,而应引导学生概括出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图形的一部分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能与它的另一部分完全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对称图形。
  2.克服教学环节设计上的新八股现象,如每节课后都要求学生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堂堂如此,便是形式主义了,难有实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之二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