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yf1234.com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教学设计,
(1) (2) (3)
(4) (5) (6)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周长。
你能算出下面三角形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第①图: 4+5+6=15(cm)
第②图: 5+5+4=14(cm) 5×2+4=14(cm)
第③图: 6+6+6=18(cm) 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计算,有的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探索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新年快到了,三年级同学准备举行一场迎新年联欢会,同学们要把教室好好打扮了一番。你看,他们沿黑板的边框围上了一条美丽的花边。
②学生看图,整理数学信息: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理解题中“至少”的含义:即要算出黑板的周长)
③学生独立思考,计算黑板的周长。
④交流讨论各种计算方法:
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34+12+34+12=92(分米)
把两个长和两个宽加起来:34+34+12+12=92(分米)
34×2+12×2=92(分米)
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相加,再乘2:(34+12)×2=92(分米)
(说出算式中每个数34、12、2所表示的含义)
⑤回答问题:花边至少长92分米。
⑥小结: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
巩固练习
1、做一做:学生独立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2、思考练习六第一题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P49 3 学生独立完成
作业:
练习六第5题
第四课时 地砖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各教具,准备实物及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活动一:运用现实物体引入新知。
谈话: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学们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铺上了许多鲜艳的泡沫地板,你们看,每块地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数学信息:“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
④讨论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⑥小结: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时间的话,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必要条件,再准确测量,正确计算。)
淘气将两块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60cm
60cm 60cm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60×2+60)=360(cm)
60×3×2=360(cm)
60×4×2―60×2=360(cm)
60×6=360(cm)
用16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以小棒根数为单位)(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摆出来)
长有几根小棒 宽有几根小棒 提问:这些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一样长)
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摆成的)
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图形是朋友)
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到和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的图形,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553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