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浏览次数: 629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三语文教案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3. 根据学生的疑难语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分组方法:六人一组,把全班分成八组;前五组主要讨论三、四段中的语句,后三组讨论六、七段的语句。
   讨论要求:讨论必须建立在课文的基础上,尽量用文中的语言来阐述,即以文解文。每组由一人负责记录,总结。
4. 学生分组讨论有关问题,教师巡视。
5. 学生讨论完毕,每组派代表发言。
6.教师总结: 听了同学们对“断臂维纳斯”艺术的分析,我倒突然有了许多感悟,说出来给大家听听,一是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形体的残缺”不等于艺术的残缺,有时恰恰相反,形体的残缺会铸就“艺术的完整”;二是艺术创作贵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艺术创作中舍去一些东西,但能让欣赏者得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一件艺术品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这也就是艺术上“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原则。感谢同学们,也感谢这位日本的作者,让我们懂得了这些最基本、但又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艺术方法。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本文的中心,在这节可将要结束之际,我们来朗读一下文中的精彩段落。

五.学生朗读:   
朗读方法:
合:(第三段部分)“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第一组:(第五段部分 )“比如,也许……像柱支托着。”
第二组:“或者是……是玉笏。”
第三组:“不,兴许根本不是……娇姿的雕像。”
第四组:“而且可以……搭放在恋人的肩头。”
合(重复三遍):(第七段部分)“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六.布置作业:
这节课一直在讨论残缺,赞美残缺,歌颂残缺,大家似乎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即艺术上的残缺都是值得提倡的。这到底又对不对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然后完成下面作业:
1.联系课文,思考:
断臂的维纳斯是美的,但是否所有的残缺都能产生美呢?你认为艺术的残缺需要什么条件?
2.续写下面这段材料:一天晚上,法国雕塑家罗丹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欣赏自己整整花了七年时间雕成的巴尔扎克像。一位学生指着雕像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这真诚的赞美引起罗丹的沉思……
  多媒体辅助
幻灯片一:
巴米扬大佛
(配乐)


幻灯片二:
乐山大佛
幻灯片三:
胜利女神
幻灯片四:
      维纳斯

灯片五:
    动画维纳斯(配乐播放)

[1]

[1]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