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我教《荷塘月色》

我教《荷塘月色》

浏览次数: 246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三语文教案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我教《荷塘月色》,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了。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了一遍后,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和同学们能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位男生开始读,“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掉字换字不少,而且读得很快。
  “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我问。
  大家摇头。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
  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
  “嗯,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学生们轰然大笑。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就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
  胡迪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话,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应该即使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我开始读了。一边读一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给学生们说:“下面,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按刚才李老师说的,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我教《荷塘月色》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同学们又开始各自朗读了。我在巡视中发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已经没有了那种大声“读”,而是在体味中窃窃私语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们的神态,就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进朱自清了。
  学生自读完了,我又抽学生起来读。这一次学生读的效果大有进步。特别是易维佳同学,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从她口中流出来时,我们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之中。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读得仍不太满意。谢肇文读“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语调缺乏变化,而且太小声。所以他刚坐下,我就开了他一个玩笑:“谢肇文同学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谢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来,一个同学读最后三段。读到《采莲赋》时,对好几个字不认识。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够读对,“纤腰束素”的“纤”却读成了“qīan”。于是,我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一一抽学生起来读,结果竟然有相当多的学生读错。
  “究竟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我问。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说:“这是个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xīan’。”
  “完全正确!”我对全班同学说,“可是,有同学像‘鷁’这么生僻的字都能读对,可连纤这样的常见字却读错了!看来,同学们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呀!”
  我又问:“请凡是在自读时查过生难字的同学举个手。”
  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说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说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说查了“敛裾”二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我教《荷塘月色》

《我教《荷塘月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