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3
1、白杨礼赞
――茅 盾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二、重点难点
1、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是重点之一。
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重点之二。
3、难点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三、教学设想
本文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和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导入新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