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武陵春》教学片断实录

《武陵春》教学片断实录

浏览次数: 429次| 发布日期:09-07 18:47:22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www.yf1234.com 《武陵春》教学片断实录,

《武陵春》教学片断实录

    一、课前绸缪
    师:我们古人写“愁”,可以说是穷形尽相,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让我们回忆一下,从你所知道的诗词当中搜寻,总结一下,古人通常是通过哪些物象来写愁的?用诗词来证明。
    生:用月亮来表现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生: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生:用水来表现愁。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胭脂泪,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生:用酒来表现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生:范仲淹的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生:用梧桐来表现愁。李后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生:用山来表现愁。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生:李白、杜甫用头发来表现愁。李白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师:这样看来。只要诗人词人的心境是郁愁的,天地万物都会被感染上愁绪,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这个道理。诗人们愁肠百结,所以百般写愁。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具体抒发愁绪的。
    师:诗人们抒发自己的愁绪。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一是直抒胸臆。老师说诗词句,大家说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师:“巴山夜雨涨秋池。”
    生: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直抒胸臆。
    师:“杨花落尽子规啼”、“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生:直抒胸臆。
    ……
    师:通过具体物象来写愁,或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让澎湃的情潮溢出心堤。我们今天再学一首婉约词《武陵春》,看看李清照又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愁苦的。
    二、背景介绍。
    绍兴五年,李清照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武陵春》这首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凉,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感情。
    三、朗读指导。(示范朗读)
    四、研读
    师: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生:愁。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作者是怎样写愁的。
    生:从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来写愁。
    生:扣住细节来写愁。
    生:运用新奇的比喻来写愁。
    生: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板书
    描摹动作神态
    扣住细节   愁   新奇比喻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1] [2]  下一页


《武陵春》教学片断实录

《《武陵春》教学片断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