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人琴俱亡》教案3

《人琴俱亡》教案3

浏览次数: 703次| 发布日期:09-07 18:44:48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琴俱亡》教案3,
○2步兵,不费一兵一卒 ○3副词,终于,“卒用其人”

cu 仓卒,急速

(因)恸绝良久: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于是,就)恸,痛哭、极度悲伤;良,很; 绝,气息中止,死亡。

【虚词】 既:已经

翻译:

五、再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结果如何?

——(人亡)了不悲 都不哭 (琴亡)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2`1为什么子猷在听闻子敬亡故的消息时了不悲,去奔丧一路也没哭,

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

——解1:早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后因感慨琴通人性人亡琴亦亡,不禁恸绝良久。

——解2:不是不悲,只是强自抑制。

○1知人论世: (为什么要强自抑制?这须从《世说新语》说起)

《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

举例: 《伤逝· 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人琴俱亡》教案3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 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

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

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2`2那么是什么触发了他的情感呢?——琴不调

2`3琴不调说明了什么?——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人琴俱亡》教案3

《《人琴俱亡》教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