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湖心亭看雪教案8

湖心亭看雪教案8

浏览次数: 485次| 发布日期:09-07 18:39:03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湖心亭看雪教案8,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世上没有机器猫,没有时空机,我们不能跨越时空去当年的西湖观看雪景,与张岱作面对面的交流。可是文字可是文字的魅力恰恰在于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去品读文章,透过文字走进文章,走近作者,像朋友一样用心来交流,去体味他的喜怒哀乐,与他一道赏雪景。     请同学们自读课前导语,依据教师板书提示,提炼导语中获取的有效信息。 (教师板书提示:事: 景: 情: ) 提问一:文中描写的是西湖雪后奇景,那么作者眼中的雪景是什么样的?请用文中语言回答。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提问二:想象一下这幅画面,用几个词概括西湖雪景特征。 (清新、淡雅、悠远、脱俗) 介绍白描手法:作者用极简练的语言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清新、淡雅、悠远脱俗的雪后西湖美景,那么这种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就叫做:白描,可用于写人、写事、写景。 (知识卡片:[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这种描写方法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可用于写人、写事、写景。)(多媒体显示) 下面我们欣赏一段用白描手法写人的片断:(多媒体显示)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学生自读课前导语,依据教师板书提示,提炼导语中获取的有效信息  自荐,推荐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自荐或点名 读文中语句 请一名同学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文中雪景 全班有感情的试背这一段 学生用词语表述自己的感悟  学生做笔记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四、共品雪情 这样清新悠远的雪景透露着作者怎样的情怀呢,接下来我们到了心与心的交汇,我们只有用心用情,才能从文字中挖掘出最真挚的情感。让我们伴着音乐,读出情感。 从全文看表现出作者什么情感?并说明理由。 (如;学生没有思路则出示以下提示,分解大问题 提示:1.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亡国后的辛酸沉痛) 2.雪后西湖人鸟声“俱绝”而作者“独往”反映出作者什么“情怀”? (超凡脱俗 孤芳自赏) 3.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 (意外相遇的惊喜) 作者看雪,你认为哪个字能体现他的个性?痴 从全文看,你认为作者痴在哪里呢?(从哪里可看出他的“痴”呢?) 五、课堂练习 依据提示背诵(多媒体显示) 1.“看雪”的时间是( ---五年十二月 ) 地点是(余住--     ) 2.写雪大的句子是(大雪---)写冬雪寒冷威严的句子是(湖中--- ) 3.写西湖雪景:(雾凇--- ,天与-与-与- ,上下-- ,惟长堤--,湖心亭--- ,与余舟--- ,舟中人--而已。) 4. 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到--,有两人-对坐,一童子-炉正-。 ) 5.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见-,--曰:“湖中--有此人?”拉余--。 ) 6. 我的态度是(余---饮三大-而别) 7.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莫说相公--,更有--似相公者!”    全班配乐齐读  分组讨论 推荐代表发言        针对文章自由提问 生生,师生共同解答      男女生分组对决 或个人挑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8

《湖心亭看雪教案8》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