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湖心亭看雪教案8

湖心亭看雪教案8

浏览次数: 485次| 发布日期:09-07 18:39:03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湖心亭看雪教案8,

湖心亭看雪教案8

    教 学 目 标 
    积累新的文言词汇;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学习白描手法描绘景物; 赏析课文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品析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课 的类 型  新授
    教 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文字资料)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及写作的背景 赏析课文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品味作者游湖的雅趣,高雅脱俗的情怀。 
    难点:品析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学习白描手法描绘景物,并练习用这种描写方法写作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 诵读法。本文语言简洁而2. 意蕴丰富,3. 易读,4. 易诵。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5. 把诵读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6. 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7. 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8. 并达到熟读成诵。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9. 朗读,10. 努力以声传情,11. 以音达意,12. 声情并茂,13. 深切14. 体会文章艺术魅力。 15. 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16. 增强直观性,17. 感染力,18. 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19. 沟通课堂内外,20. 提高语文素养。 21. 讨论点拨法。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22.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23. 在讨论交流中完成,24. 通过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25. 。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26. 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指27. 导,28. 师生互动,29.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30.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1. 延伸拓展法。联类引申,32. 整理归纳学过的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或者以雪为联想点,33. 对比阅读柳宗元的《江雪》,34. 分析情感与手法的异同35. 。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杭州西湖自古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比如我们学过的杨万里的“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然而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了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凄清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二、文本初探 1.了解本课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积累新的文言词汇;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学习白描手法描绘景物; 赏析课文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品析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2.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见教参) 3.初读文本,解决字音。 师有情范读 拥毳(cuì )衣    铺毡(zhān )  雾凇(sōng )沆砀(hàng )( dàng) 更定(gēng ) 焉得更有此人(gèng ) 4.利用工具书,自行翻译 教师提供重点参考: 1).湖中人鸟声俱 绝。 2).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3).惟长堤一痕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是日更 定。 6). “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对文章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带着现在的感悟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和刚才在情感的诠释上,有何不同? 三、同赏雪景 
    学生举例           
    默读铭记     学生全班共享自查的作者信息 单个学生读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停顿 全班齐读 学生利用工具书,自由结组,自行翻译  每组代表提出疑问,各组与教师共同解疑 并完成教师提出的重点疑难  全班齐读 

[1] [2] [3]  下一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8

《湖心亭看雪教案8》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