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浏览次数: 315次| 发布日期:09-07 17:52:27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生: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师:老师从你的话里知道了青蛙的视线范围很小,它只能看到那个井口。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因为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小朋友们,谁最聪明,能用青蛙的表情和根据它说的话,再帮青蛙找一找它还有什么错呀
  生:它笑着说:“我不会弄错的。”
  师:还有什么错
  生甲:自以为自己是对的。
  生乙:青蛙不相信别人说的。他每天关在井里,被井壁挡住了视线。(该生用左手指卷成圆筒状的洞,再用左眼从洞里看出去,表示被井壁挡住了周围的视线。)
  师:这位小朋友不仅会想,而且还用自己的小手做了小实验。(教师比划刚才那个同学做的动作,很多学生也跟着做)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他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学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经过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逐步认识了青蛙的错误,进而深究“坐井观天”的含义。]
  生甲:坐在井里观察天。
  生乙:坐在井里看天。
  师:“观”就是看的意思。上课前张老师说过了,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教师对应课题,又联系课前课后,启发学生体会课文的寓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生:批评自以为是的人。
  师:对的,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生: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批评看得少,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师:说得好!表扬他。(齐鼓掌)哪个小朋友能把前两个同学说的话连起来说得更完整一点
  生甲:坐井观天的意思是……(发言的学生有些紧张,教师鼓励他:“别慌,你会说好的。”)
  生乙:坐井观天就是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天,批评了自以为是的人。
  生丙:批评见识少还自以为是的人。
  师:小朋友一个比一个说得好。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读一读。就请你吧!(指一生)
  (生读课文)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请哪个小朋友说。(指一生)
  [让学生说说学了本课后有些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初步做法,值得提倡。]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师:你学得真好,你来说。(指另一生)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要多学一点知识,见识要广一点。
  师: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三:总评
  张老师这堂课,是一堂很成功的课。说成功,主要体现在教师导得有方,学生学得主动,读书读得深入。师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充满教学全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得十分融洽。由于教师启发、诱导得法,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张老师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一)、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教师要给学生有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张老师安排学生读书,每次都有明确要求。读书时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读课文,大部分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对暂时不懂的问题,既不急于解答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特别强调边读边思考,使朗读、提问紧密结合。学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要争论天的大小这个问题,教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就是读书方法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组织学生讨论、释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