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核心竞争团队 创造超凡卓越业绩
——第二届全国金融系统“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法库县支公司开展“创争”活动的事迹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法库县支公司现有员工812名(包括股改后保留下来的原国寿职工9名,营销员803名)。几年来,支公司以振兴国寿事业为已任,从自觉创建学习型团队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开拓进取,创新工作。20xx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在辽宁省国寿系统县(区)支公司中排名第一,成为中国人寿系统“西有甘肃酒泉,北有辽宁法库”的先进典型。
一、打破身份界线 形成团队优势
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国有寿险企业的一个基层公司,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打破身份界线,着眼事业发展的大局,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理念,不拘一格用人才,让一批有管理团队能力的员工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其潜能,给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法库全县有19个乡(镇)、225个行政村,总户数12.38万户,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86.5%,20xx年GDP34亿元。从1999年至20xx年,连续四年遭遇旱灾,大部分农作物绝收,县财政收入最少时仅为4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是辽西北贫困县之一。面对这一情况,要抓好营销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个人寿险业务,就要比别的地区多付出,多动脑,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公司股份制改革前,由于历史形成的计划体制和用工制度,员工被分为正式工、临时工,工资福利和各种待遇差别很大,营销员地位低,没有归属感。20xx年,党支部、经理室根据省、市公司关于股份制改造工作的具体部署,实现直、营销并轨,建立了团队营销一体化的销售体制,打破了身份界限,强化了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形成了更强的团队竞争优势。
二、人本主义关怀 夯实团队基础
奉献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内涵价值的美好追求,也是团队凝聚力的基础。奉献看似付出,其实奉献也是双向辩证的。经理室一班人视营销人员为兄弟姐妹,营销人员把支公司当成温磬的家,公司上下兴起了助人为乐、爱司如家、无私奉献的新风尚。
几年来,经理室成员坚持每天早晨七点站在公司门口迎接营销人员上班,大家一踏进公司大门,领导一句“早晨好”诚恳热情的问候,温暖了心田,大家都从每天的“迎来送往”中受到激励和鼓舞。连续4个春节,经理室主要成员都坚持在大年初一到营销人员家里拜年,每个春节都走访60户以上,嘘寒问暖,送去公司的祝福和问候,同时,征求大家对公司发展和营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销人员展业奔波,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经理室在公司开办了食堂,全年的各种培训都为营销人员免费提供午餐。营销职场面积紧张,经理室把35平米的办公室腾出一半(一个房间)做休息室,让大家歇歇脚,喘口气。细心的举动,显示出浓浓的情意。
营销人员面对的不仅是市场的压力,还有亲属邻里形成的环境氛围,亲人的支持和鼓励至关重要。为让大家感到这份工作既光荣又赚钱,经理室和工会连续三年召开圣诞节晚会,组织联欢活动,营造欢乐喜庆的氛围。不仅让营销人员参加,还把他们的家属请来一起联欢,场面非常热闹。家人的认同和鼎力帮助,使支公司的亲和力更增强了,营销人员的干劲更足了。“良禽择木而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情投入,使公司形成了浓郁的人情味和亲和力,不少人拒绝了外单位的高薪聘请,甘心为寿险事业奉献终生。营销人员归宿感的进一步增强,使公司这支团队的基础更加夯实。
人保个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