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处理好复习中的四个问题,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以实效为前提
①课堂力求做到高效化。课堂的高效离不开课堂的容量和质量。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而要敢于取舍,重点问题舍得用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提高学生必需的能力。
②讲练比例要科学。第一轮复习容易形成“满堂灌”或“堂堂做”,这些都是不好的做法,这样都不利于学生的提高。我们应确立教为考服务,以考促教的策略,合理分配讲练时间。告诉老师们: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在解题活动中锻炼出来的,所以讲代替不了“练”。
③学生主体作用要明确。课堂中有的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初三复习课同样要分清哪些环节该教师讲,哪些环节该学生自己过手。该学生过手的一定要在教师引导下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认为,无论是教师讲,还是学生动手,都应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思维中去。
④讲评的方式要高效。学情抓不住,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讲评课效益的。我们要求教师做到;讲评前认真解题研究,认真阅读学生答卷,对学生答卷具体分析,评中归类,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采取学生“自助”的办法,让学生讲方法,析错误,展开争论。这后一种方式,由于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极易让学生接受。
(4)切实抓好临界生的辅导
突出抓好对临界生的“一对一”辅导。将临界生辅导任务分配到教师,以临界生为教学起点,任务到人、责任明确,全面关心、全程关注,在临界生辅导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1)基础知识有哪些欠缺,缺什么,补什么;(2)基本技能有哪些不足,教师组织专题练习对其进行专门训练;(3)为学生制定阶段性和全程的学习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帮助学生落实基础、发展能力;(4)对易混易错点,善于为学生“搭桥铺路”,搞好变式训练;(5)每个学科每天都要给临界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怎样解决;(6)辅导临界生重在暴露其知识基础和思维过程,和学生一起分析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5)指导学法,培养习惯
①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学习,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发问,合理安排时间。
②正确处理好薄弱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关系,保持优势,转化弱势,全面发展。
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即预习习惯、听课习惯、笔记习惯、纠错习惯,要求初三所有学生人人科科都有错题集。
④加强学生答题习惯的培养,如读题审题、步骤书写、时间分配、检查错漏等要有明确要求。理科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时,板书步骤要给学生良好示范。
总之,要提高初三复习教学的实效,我们要注意:将功夫用在备课上;将效率体现在课堂上;将基础落实在练习上;将提高落实在辅导上。
在全县初中教学工作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