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学习网评语大全教师评语中小学教师评语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评语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浏览次数: 497次| 发布日期:04-13 05:22:50 | 教师评语
标签:指导教师评语,实习指导教师评语,http://www.yf1234.com 中小学教师评语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本文通过重新界定评语的范围,指出传统评语中的误区,重新阐释评语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发挥教师对学生评语积极作用的有效策略.
二,传统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评语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教育界,有一个全国通行,几十年一贯制的做法:每逢学期末,全国的各中小学班主任,都要给自己的学生写评语,对学生这一学期的品德,学习等诸多方面情况作出定性评价.自建国以来,有据可查的评语规定可追溯至《中学暂行规程》(1952.3.18)第二十二条:"操行成绩,由班主任及本班教师就学生的平时行为作经常考察,并于每学期结束时拟定评语及等级……"这一做法的最大特色不在于它的广泛性,持久性,而在于它的模式化:"该生尊敬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团结同学,希望今后继续努力……";"该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认真完成作业……希望……";"该生……希望……"……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内容笼统,生硬.这样的评语就这样在中国教育界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似乎顺理成章没有谁感觉不正常,没有谁思考它究竟发挥了多少积极的作用,是不是有悖于当初推行这样一个规定.



www.yf1234.com

我们将传统评语进行剖析,认为它存在着观念与语言上的两大误区. 
(一)在评价观念上的误区
1.在信息接收对象上搞错了
传统评语把家长作为主要的信息接收对象.班主任写评语,不是写给学生而是写给家长,难怪学生对老师的评语冷眼旁观.
2.在评价类属对象上搞错了
传统评语把形成性评价错当成是终结性评价了,错使评价由动态性质变成静态性 质.因而在具体操作上不是去"评论"而是去"评定",因此也就产生了评语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3.在评价功能上搞错了
传统评语只注意了鉴别,选拔等甄选功能,忽略了导向,激励,发展等反馈功能,着眼于过去如何如何,而不是着眼于将来如何如何,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4.在评价标准上搞错了
许多教师习惯把教育窄化为智育,又把智育残缺为分数,把学生分数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尺度,认为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分数低的就是坏学生,并以此为"轴心"去看待学生的一切表现和行为.这种"晕轮效应"在教育实践中相当普遍,在对学生评语评价中更是如此.成绩好的学生一好百好,成绩差的学生一无是处,这必然导致学生的不良发展.
(二)在评价语言中的误区
1.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
由于平时对学生缺乏观察,了解,觉得这生与那生差不多,写不出个性化的内容,只是用"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等常用的几个词来搪塞,似是而非,其结果是学生和家长不重视,错过了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
2.冷漠淡然,缺乏情感性
操行评语惯用的开头往往是"该生怎样怎样",有的甚至还出现"真笨"等侮辱性的话,拉大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3.主观臆断,缺乏客观性
评定操行只凭班主任独自"发挥",由于受个人成见等心理因素影响,评语往往有失公允,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负面效应,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4.文式枯燥,缺乏艺术性
操行评语采用"思想+学习+期望"这一固定格式,老生常谈的话语,使评语缺乏新意,激不起学生兴趣,达不到教育目的.
三,关于评语的再认识
(一)操行评语的科学界定
无疑,操行评语是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斯里克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教育评价中两种评价概念.一是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常用于教育教学的动态过程之中,为师生提供学生发展的反馈信息,如单元检测.二是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常用于教育教学告一段落或结束之时,以评价学生的发展结果及教育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如期末考试或毕业考试.布鲁姆(Bloom,B.S)曾经明确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3]我们视操行评语为教育评价范畴,其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在品德,学业,心理健康方面良性发展.无需论证,它该属于形成性评价.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中小学教师评语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评语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