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抓乡村规划整治,推进农村环境创优
在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过程中,我们按照市委统一部署,以乡村规划和村庄整治为切入点,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都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80%以上的行政村“脏乱差”基本得到治理,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再过3-5年,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与城市文明基本接轨。为此,我们以规划为龙头,全力提升乡村建设档次。在规划编制上,我们积极与市规划院和省级院校对接,邀请了合工大和省建工学院的专业人士,参与我县乡村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县*个乡镇中有*个乡镇完成了总体规划,其余乡镇的总体规划也将于近期进行评审。同时,村庄总体规划全面铺开,将在年底基本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在村庄建设中,坚持一个蓝图绘到底,明确规划一经制定,不得擅自更改。凡新村建设,均要严格按照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坚决不得审批,不准建设。以整治为突破口,全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目前正在全县广大农村全面开展以“四清四改两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专项整治活动。省级示范村整治将于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市级示范村整治将于明年初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其他整治村将于年内基本完成整治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县共清理垃圾1200吨、清污泥7.3万吨、清路障1700多个、清柴垛3000余个;改水5180户、改厕5351座、改厨3006户、改圈20xx个;拆除破旧、遗弃和危险建筑物118处、拆除有碍交通和村容村貌的建筑物和堆放物159处。同时,针对部分地方农户突击建设的现象,我们抽调人员组建了50人的综合执法队分赴各乡镇开展执法工作,共依法拆违30余起,努力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以典型示范为引导,全力构建健全的村镇体系。从城区、小城镇、省市示范村等三个层次推进工作开展。结合市“一主两副”城市建设规划,启动以顺安镇为核心、钟鸣镇为拓展的东部城区建设。结合乡镇区域布局调整,以政府驻地为中心,鼓励引导农民向二产、三产转移,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并将其所属土地收归集体储备,为新农村居住规划、产业规划安排做好准备。选择16个示范村,集中人财物,力争短时期内建成新农村的样板。以资源整合为保障,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政策资源上,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市级900万元专项资金之大部,用于村庄规划、示范村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规定在推进示范村建设中涉及的各种规费,除上交省、市以外的,实行全免;县财政返还乡镇的土地出让金、资源有偿使用费的30%,用于新农村建设;除重点工程建设涉及的整体搬迁外,对农户到新规划点建房的实行补助;对试点村、示范村农户房屋立面整饰,每户补助200元。此外,在建设用地、建房审批等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尽可能鼓励群众发挥主体能动意识,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项目资源上,将新农村建设与“村村通”工程、改水改厕、沼气工程、卫生村试点、生态村建设等涉农项目结合起来,提高资源的共享度,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修建“村村通”公路200公里以上,完成改厕任务6700座,沼气1500口。
第四,抓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去年7月,我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之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6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改革方案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从效果看,在全县各项刚性支出没有减少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支出减少**万元,主要得益于行政成本的降低,这表明改革的效应逐步显现。从工作看,通过推行两项改革、完善一种体制、开展一项活动,初步建立了四项基层工作机制。一是推行乡镇机构改革,建立面向基层的服务机制。将乡镇领导班子职数由原先的**人调整到现在的*人,并结合换届工作,全面推行乡镇党政正职一肩挑,确保乡镇领导班子平稳过渡。同时,围绕转变乡镇职能,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我们设置了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中心和综治调处中心,成立了专业招商小分队、重点工程综合服务工作队、重大项目协调服务队,下派了10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并推行“三分之一”工作法,即在全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抽调三分之一下派基层一线,服务广大群众;三分之一参与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服务经济发展;三分之一处理本单位、本部门日常工作,强化社会公共管理,使广大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开展工作、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服务。二是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工作机制。制定和实施了新的县乡财政体制,合理调整了县乡利益的分配,提高了乡镇财政的保障能力。从今年元月份开始,将全县乡镇财政供给人员工资上划到县财政统一发放。合理划分了县乡财权,规范了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完善了惠农补助资金一卡式发放方式。同时加大县财政对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今年县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将比去年增长20个百分点。三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建立“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我们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逐步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完善了教育救助制度,从去年起已实施两
2017年全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