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推进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按照上级“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具备条件的都要成立党组织”的要求,对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专项推进。组织工作力量对全区内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基本摸清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情况;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党组织组建工作计划,对符合组建条件的及时组建了党组织;对暂时不符合组建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组织组建工作。上半年,3家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都及时组建了党组织,其他未组建党组织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也都在进行积极筹建。
(三)深入开展了区直单位和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区直各单位把此项活动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一部分,与迎接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工作相结合、与“三创一落实” 活动相结合、与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智能职责优势,创造性的开展共建工作,为社区解决了大量的困难和问题。各街道党工委紧紧抓住市直工委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有利契机,细心谋划,精心部署,积极主动到结对单位汇报情况,组织召开座谈会,加强与结对共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千方百计与结对单位搞好工作对接,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共建关系,结合社区实际广泛开展共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共建效果。截止目前,市区直96家单位与全区24个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共为社区解决经费15万多元,提供各类物资折合资金达9万多元,达成解决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等重大合作意向7个。
四、紧紧围绕落实四个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文件精神,探索完善新的管理措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一)党员分类管理和“设岗定责”活动全面推开。总结近年来党员分类管理、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和“包保承诺”活动的成功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无职党员“因人设岗 以岗定责”活动的实施方案》,实现了党员“设岗定责”和“包保承诺”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将“设岗定责”和“包保承诺”活动由农村向机关、学校、社区等地方延伸,进一步扩大了参与活动的党员范围。目前全区已经有5000多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认领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有效地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流动党员管理进一步规范。各基层党组织抓住流动党员春节回家过年的有利时机,对流动党员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详实地掌握了流动党员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建立了《流动党员摸底情况统计表》,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明确了外出流动党员联系人,完善了流动党员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民主评议等制度;流动党员管理逐渐规范。在区委组织部设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电话(0476-8466889),并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加强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从而在全区建立起了以流出地流动党员服务站和流入地流动党员党小组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流动党员服务网络。
(三)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在总结去年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14个乡镇普遍建立了远程教育工作站,选择一部分条件较好的村成立了远程教育工作点,并将远程教育网络向种养殖小区和农户延伸,不断拓宽了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设施农业深入发展的实际加强远程教育频道节目的制作,切实增强节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区150个示范点、20个示范基地、1000户党员中心户已经挂牌并开始发挥作用。
五、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组工干部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进一步加强部机关制度建设。重新修订完善了部机关八类30项工作制度,并将部分工作制度上墙,进一步规范了部内工作运行机制,切实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制定印发了《松山区委组织部党务公开实施方案》,《松山区委组织部组工干部联系基层工作细则》,深入开展了迎十七大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进了组织部门党务公开,切实增强了组织工作的透明度,转变了组工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区委组织部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