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幻灯片“说话”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在PowerPonit中插入声音文件的方法
2、能够自己创建声音文件并插入到幻灯片中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声音文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通过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声音文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创建声音文件并插入到幻灯片中
三、 教学准备
声音文件、课件
四、 教学课时
1课时
五、 教学设计思想
为了使学生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的方法,并能初步掌握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抓住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再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方式,针对学生制作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直接演示,复杂问题分步解决,逐步提示学习内容,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计算机教学重在兴趣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激趣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知识后给予学生充分展示教学主体作用的实践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并创新带有声音的幻灯片,感受成功的喜悦。
六、 媒体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网络演示如何插入图片和艺术字,以回顾知识,激发兴趣,树立成就感;课前准备一些声音文件(包括学生们喜爱并适于他们的歌曲),制作好带有声音的幻灯片给学生观看,引领学生驱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探索式的学习,然后交流整理,让学生展示交流其学习和思维过程,通过网络展示学生学生作品,构建新知;请学生当老师,围绕3个问题在教师机上边操作边讲解,通过网络广播给全体学生,教师再次重复操作以总结和补充;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践完成作品,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给予评价。
七、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识在学习新课这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老师这里有一张空白幻灯片,怎么样在上面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呢?请一位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给大家看。一位学生上教师机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播给全体学生。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广播功能演示学生操作过程,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教师小结,引入新课题真不错!大家看到,插入了图片和艺术字以后,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再在里面放一些声音,效果又会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试一试。板书课题:让幻灯片“说话”学生一边观看刚才那位学生制作的幻灯片,认真听讲。
任务驱动新课教学1、教师引导,任务驱动
出示范例:课前制作好的带有声音的幻灯片。
让幻灯片“说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