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浏览次数: 845次| 发布日期:06-12 15:29:55 | 高中生物教案
标签:高二生物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http://www.yf1234.com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吸水的部位及植物细胞的两种吸水方式。
  2、使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3、理解植物体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等过程。
  4、理解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5、使学生了解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二、能力方面
  1、通过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同时培养其分析实验的能力。
  2、通过分析渗透装置得出渗透吸水原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训练其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应用植物吸水原理进行合理的灌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
  2、通过学生对水资源现状的了解,增强学生关心、自觉保护地球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以及合理灌溉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1、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材选简要介绍了一下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主要器官是根,叶等器官也可以吸收水分)、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植物根尖的结构、以及植物吸收水的两种主要方式,即吸胀吸水和渗透吸水,指出未成熟的植物细胞,还没有形成大液泡,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而成熟的植物细胞,即有大液泡的细胞主要以渗透作用方式吸收水分。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渗透吸水原理,教材通过分析渗透装置,总结出:
  (1)渗透作用的概念。即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即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
  接着分析为什么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指出当成熟的植物细胞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时,就会发生渗透作用。
  然后安排学生做《实验九、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以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确是一个渗透系统。
  2、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水分是如何从根毛细胞最终进入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呢?
  (1)教材先分析了土壤溶液中的水分进入根尖以内的导管的两条途径
  ①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并且通过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层层细胞向内渗入,最终进入导管。
  ②一条途径是通过成熟区表皮细胞细胞壁,以及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层层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隙向里渗入,最终进入导管。
  (2)教材接着又简单介绍了水分如何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在值物体内的运输、以及少部分水被植物体利用和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情况
  3、本节的最后教材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简要讲述了合理灌溉的原理和应用。

教法建议
  1、引言
  课前可收集一些我国、世界有关水资源危机的事例或数据;也可结合节水的需要收集一些人类所采取过的一些节水措施;或者是植被对水资源起到保护作用的事例,这样引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对为什么要节水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同时在本节学习结束后也会对为什么要保护植被、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有较深的体会。
  2、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植物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及散失。水分代谢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因此,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对水分代谢的理解程度,找出学生对水分代谢理解上的偏差和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使学生对水分代谢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后,教师可专心与学生一起来处理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教学内容。

[1] [2] [3] [4] [5]  下一页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