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加矿质元素的供应,提高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
3.控制温度,大棚作物白天可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提高温度。
从光合作用的原料看:
1.增加作物周围二氧化碳浓度。
2.合理灌溉,增加植物体内的水分来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师活动】肯定学生的结论,确定本节课的中心:说古论今谈如何增加光合作用效率。
阳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阳光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使千姿百态的植物界得以郁郁葱葱,植物为人类及所有动物制造有机物,使其得以繁衍和生存。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十分重视阳光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对于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早有记载。例如:《周礼》中记载:“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诗经》中说:“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学生活动】翻译以上两句古汉语,并分析其中的含义。
“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意为树木有的喜阳光,适宜种在阳光充足的山南,有的喜阴暗,适宜种在光线较弱的山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意为梧桐生长在那朝阳的地方。
【教师活动】以上两句古汉语反映了古人对多种植物的阴生和阳生之性已有了明确的认识。有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强的光照才能生长发育良好,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这类植物属于阳生植物。有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大强的光照不利于其生长发育,也就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这类植物属于阴生植物。
第一节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教学过程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www.yf1234.com
【学生活动】就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哪些植物是阳生植物,哪些植物是阴生植物。
【教师总结】我们应根据植杨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植物。例如,古书中记载:梧桐“阳木也”,“桐之性皆恶阴、寒,喜明、暖,阴寒则难长,明暖则易大。”又如古书中对荔枝、龙眼的阴阳特性也有记载:“荔枝属火,宜使向阳;龙眼属水,宜向阴”“当日荔枝,背日龙眼。”可见掌握植物阴阳之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是栽培成功。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何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呢?
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般占空气体积的0.03%,当植物旺盛生长时,所需的二氧化碳就更多,若只靠空气中二氧化碳本身的浓度差所造成的扩散作用满足不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那么,如何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呢?
第一节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