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二战后,西欧恢复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经济恢复的有利条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欧共体的形成;西方经济的“滞胀”阶段。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概括能力。
通过西欧、日本经济在此时的高速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二次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重点。
难点: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和作用。
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战后初期的困难
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欧洲地图》,启发学生回忆二次大战中希特勒军队闪击欧洲十四国、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德意战败等内容,教师归纳指出:由于西欧是二次大战的主要战场,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到处是一片废墟,遍地瓦砾,各国的粮食、原料、燃料等重要物资严重奇缺,号称“不夜城”的巴黎,晚上的路灯只开一半,而且灯光微弱,德国城市的不少居民只能靠占领军的每日分发食品度日。各国许多工厂生产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工业水平下降。当时笼罩着西欧的气氛是严重萧条和一片绝望,西方舆论界多不乐观,认为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着手进行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2.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发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做铺垫。
战后初期,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将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
主观原因:尽管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困难重重,但是,西欧各国都经过了产业革命,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成为资本主义发达的地区。经济技术基础雄厚,多数国家都有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和文化素质良好的劳动力,有管理经济的经验,还有在历史上建立起来的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这些条件是西欧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的主观原因。另外西欧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加强宏观管理也是重要因素。
客观原因:战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对西欧采取扶植政策,推行“马歇尔计划”,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20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帮助西欧渡过难关。
由于具备了上述主、客观条件,战后不久,西欧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西欧的工业产量比战前提高约35%。
3.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50年代初—70年代初)
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相当快,进入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
西欧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仅慢于日本,却快于美国。在高速发展的20年内,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而美国所占的比重日益缩小,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地位迅速提高。
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0%是靠采用新科技成果取得的。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又一个原因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加强了宏观控制。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战后西欧国家
西欧国家在二战中遭到严重削弱,战后,它们的国际地位远不如战前。苏联不但在二战中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而且在战后变得更加强大。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逐步取得了对西欧经济的控制。后来,随着西欧各国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它们不甘心依附于美国的地位,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同时,苏联的强大,也威胁到西欧各国的安全。西欧各国对此也感到十分不安,为了抵制美苏两强的压力和威胁,西欧一些国家感到必须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和联合,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