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2

浏览次数: 848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三语文教案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赤壁赋2,
                 而今安——在——哉? (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亦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
         全班诵读体会

        ③师: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反观微不足道的生命,“客”不免发出怎样的感慨?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人生须臾,登仙乏术,无限空虚怅惘无处倾诉,只好借箫声托付给冷清悲风,情感至此已落入低谷,似乎已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④师:是不是情感再也无法回升?苏子的哪一句话透露出“柳暗花明”之所在?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宇宙间生生不息)
          师: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哀”了,至此似乎豁然开朗,最后开怀尽兴,尽得“共适”之趣。

4、小结:情感流淌的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至此,我们已聆听到苏轼(主客)心声,要真正走进文章境界,除了“聆听”外,还得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悟读——理解心声
1、思考: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还记得幽咽悲凉的洞箫声因何而起吗?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执着的希望
              难免有失望
师:“望穿秋水”,望的是什么?你听到歌者的心里话了吗?

赤壁赋2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美人”——圣主贤臣、美好理想  “渺渺兮”——深沉的情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歌者复杂深沉的情怀无心流露,借助客人的箫声传达,高山流水遇知音,
而引发了主客问答(借助“水”和“月”)
2、披文以理解心声
(1)讨论:主客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变”与“不变”)
各自如何借助“水”和“月”喻理?
分析:(客)由眼前所见长江、月亮——人生与宇宙对照;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永恒、人事沧桑。
               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变”)

         (主)还是拾取眼前的“水”和“月”说起
                  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逝,但始终源源不绝;月亮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而月亮仍是千古不变那个月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赤壁赋2

《赤壁赋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