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秋水》教学设计5

《秋水》教学设计5

浏览次数: 160次| 发布日期:09-07 18:48:57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www.yf1234.com 《秋水》教学设计5,
    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四)、理解思想内容   
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   
A、人贵自知之明;         B、谦受益,满招损;   
C、自大由于无知;          D、知耻近乎勇;   
E、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F、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五)、第三遍诵读、指导背诵   
这篇课文结构简单,层次清楚,可采用关系法背诵。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上有两句,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两句之间的连接语是“于焉”。   
第二层也是两句,第一句写北海的广阔,第二句写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组合。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   
还可采用排词法。课文用对比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可提取、排列两相对照的词语:河与海的比较,河伯认识的变化  。 
课后练习还介绍了问题法。所提的三个问题恰好针对三个内容要点,逻辑性强。运用此法掌握内容梗概,利于背诵。   
课上背诵练习:   
个人默记一两遍后,由老师带领集体背诵。集体背诵好,互相提醒,脑记耳听口诵,可加强记忆。

(六)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

总结、扩展

《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  《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
另外,庄子作为我国古代八大笑星之一,他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独行的,大家可以多阅读一些他的故事,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他的哲学思想.

四、布置作业   
1.制作词语、句式卡片。   
2.笔译全文。   
3.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秋  水
                                 《庄子》
黄河宽阔   不辨牛马        北海壮阅     不见水端
         ↓于是焉                 ↓于是焉
                         
河伯自大   欣然自喜           望洋兴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秋水》教学设计5

《《秋水》教学设计5》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