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秋水》教学设计5

《秋水》教学设计5

浏览次数: 160次| 发布日期:09-07 18:48:57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www.yf1234.com 《秋水》教学设计5,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
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三次诵读

第一遍齐读(要求正音、疏通句意)。   
学生简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教师将暴露出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理解疑难词句,学生质疑,课堂讨论,教师讲解,学生制作卡片。

1.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2.古今异义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转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用为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为动词,小看;轻视。)   
4.特殊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4.成语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貌。“望球兴叹”“望水兴叹”属生造。)   

《秋水》教学设计5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   

(三)第二次诵读,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课后练习一)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大意各是什么? (以下开始板书)  
                 层意                 连接语
第一层: 黄河的宽阔;河伯的骄傲自满     于是焉
第二层: 北海的壮阔;河伯自愧弗如       于是焉
(2)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秋水》教学设计5

《《秋水》教学设计5》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