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结合学生的回答,补充说明:作者是
为了突出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
位,也是对被破坏了的艺术珍品的痛
惜。
5.让学生读文中作者对圆明园的想象的
描述,体会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和丰富
的想象力,并对照原来看过的图片,分
析作者的描述是不是很具有想象力。
1.浏览课文,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很明显地
发现作者的态度:强烈地讽刺和谴责了
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而不是赞扬的态
度。
2.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出,这样主要是吸引
读者继续往下看;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这
样显得委婉而有礼貌;也有的学生认为
这样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等等。
3.从文章中简单地归结出:因为圆明园是
东方艺术的典范,代表了幻想艺术的最
高成就。
4.通过教师的补充,对作者的意图把握得
更准确,增强自己对艺术和文物的保护
意识。
5.有感情地读完课文的有关部分,在读的
同时认真体会圆明园的奇伟瑰丽,体会
作者语言的精妙和想象力的丰富,同时
为它惨遭劫掠而感到痛惜不已。
6.作者明明知道圆明园是为封建帝王
而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为各国人民
而建呢?试让学生谈谈对此的理解。
7.对学生的回答作补充。让学生看第
三段最后几句话,指出:这几句话说
明圆明园闻名中外,它不仅属于中国
帝王而且属于中国人民和整个世界;
它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世
界艺术的奇葩;艺术是不分国界的。
6.学生大多都是从文章中找到原因。
7.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对照自己的想法,
看自己的想法同教师的讲解有什么出
入,并对其中自己感到难以理解的地方
向教师提问。(对此问题的理解教师对
、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
www.yf1234.com
三、从对事件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态度(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第四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
作用?(这个问题很简单,不必提示)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四段,欣赏作者的
语言特色,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英法联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