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海燕》教案设计2

《海燕》教案设计2

浏览次数: 869次| 发布日期:09-07 18:43:46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海燕》教案设计2,
二、解题
散文诗《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当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自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查字典,疏解、积累字词。
2.学生听录音范读,思考:
(1)体会文章的朗读感情处理,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散文诗有什么特点?
(2)海燕是一个是什么样的形象?课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3)作者写海鸥、海鸭、企鹅的目的何在?
(4)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四、深层探究 
全班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探讨下列问题:
1.本文在象征手法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2.本文如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3.作者为什么多次大声疾呼暴风雨的来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五、总结
《海燕》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奏和流动感的油画。他把诗和散文的特点结合起来,又表现出音乐美和绘画美,文笔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最重要的写作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作为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托义于物”。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要仔细揣摩。
六、分组朗读
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朗读三个场景,体会作者在这三个部分情感上的变化和语气、节奏的变化。
七、课堂作业
研讨与练习三、四。
板书设计
海燕
高尔基
结构                    形象                             手法

《海燕》教案设计2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画面一:渴望暴风雨     海燕:英勇无为、乐观豪迈(正面描写)      象征
画面二:搏击风浪       海鸭                                      比喻
迎接暴风雨     海鸥  恐惧胆怯(侧面描写—对比烘托)      拟人
                        企鹅                                       反复
画面三:呼唤暴风雨                                                对比

《海燕》教案设计2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海燕》教案设计2

《《海燕》教案设计2》相关文章: